人均年薪14万!一群民办高校本科生以“打大赛”突围

2024-06-25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通讯员 梅小辉 胡旷

赵权(右二)上台领奖

近日,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届毕业生赵权返校参加毕业典礼并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上台领奖。这名从云南宣威大山里走出的男生已有了一年的武汉高新企业工作经验——年初,他提前半年转了正,目前年薪约14万元。

“我应该是公司研发部里学历最低的,同事里有武大华科的硕士博士。但我觉得自己也有很多优点:认真负责、有钻研精神,能吃苦耐劳。”赵权说,他初入公司时是实习生,没多久就能带团队做项目。

尤洋老师(左)指导赵权

一入学就加入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备赛,大学期间共拿了第十七届、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等十项重要赛事的大奖的他,确实有资格做这样的自我评价。赵权回忆,2023年,在参加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电能接力组比赛时,遇到了拦路虎“充电功率、速度很难提升”,他带领团队试了所有可能的方向,常常五六天只睡七八个小时,就这样拼了一两个月,终于实现突破,此时离比赛只有一个月了,“像这样的经历多了,人的品质就磨炼出来了。”

基地学生合影

“我们基地出来的学生,没有为找工作发愁的。在武汉就业的同学,月薪过万很正常;如果去北京等一线城市,还要翻一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负责人尤洋是学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教师。他说,首先,很多企业希望招到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学生;其次,已毕业的基地的前辈们许多去了小米等名企,他们经常内推工作机会给学弟学妹们。

良性循环,使得基地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每年9月开学,我们基地的学生就会去很多新生班级宣讲,感兴趣的学生就来报名。当然,在基地锻炼是非常辛苦的,能撑过一年的,后面在专业学习、打比赛上都会脱颖而出。”基地指导老师李艳红说,在师生一代代的传承中,基地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获奖的人数、级别都在提升。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