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新冠疫情第二波的消息好像变多了。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妈妈群里也有很多关于近期新冠疫情的讨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 4 月 20 日的大会上也对外发声,称:6 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提醒大家要做好应对新冠二次感染的准备。
上一次新冠传染高峰还没过几个月,新一波又要来了吗?
听说有新的变异病毒,我们要做什么准备吗?
五一还能带孩子出去玩吗?
下面,我们就针对大家的疑惑请专家来解读一下。
新冠感染者确实在增加
但整体数量还是较少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网上,记录了自 2022 年 12 月 9 日以来,每周新冠的感染情况。
从目前能监测的数据来看,目前阳性案例确实在增加,但还是很少。
国内 12 月~1 月的感染高峰之后,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而是维持着“低水平流行”的状态,检测的阳性率一直维持在 1% 以下。
然而近期,新冠阳性率数字开始小幅升高,4 月 20 日为 1.7%。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网
另外,根据全国哨点医院报告的新冠阳性率数字,已经上升到 3.2%了(近期的传染病例中,流感仍占绝对的大多数)。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在阳性病例增加的背后,虽然 BF7 和 BA5.2 仍处于绝对优势,但新的毒株 XBB 系列,检出也在增加。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官网信息,可以看到 XBB 系列的检出率在升高
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的新冠疫情状况,还处于个别病例出现、仅仅现出了零星的状态。
那么目前的上升是否是第二波的前兆?新变种 XBB 带来的阳性病例会不会不断增加,直至蔓延成第二波感染浪潮呢?
是否马上会有第二波?
不用过度担心
一个地区是否会有二次感染浪潮,主要和 2 方面条件有关系:
回看国内的情况,目前最有威胁的毒株是 XBB 系列,这 2 个条件,对 XBB 的传播都不太友好。
首先是病毒。
虽然 XBB 是一种全新的毒株,但不是彻底的免疫逃逸,也就是说过往我们打疫苗、感染奥密克戎之后,身体内部产生的抗体,还是能认识并阻止一部分 XBB。
那我们的免疫水平呢?
距离上一波感染浪潮 5~6 个月的时间,绝大多数人身体里面的抗体浓度,还是足够能保护你的。
一篇预印版论文显示 2 针灭活疫苗接种者发生 BA.2 突破性感染 6 个月后,仍能检测到针对 XBB、XBB.1.5 等新型奥密克戎亚株的中和抗体(3 针的效果类似)。
对于完成了新冠疫苗的全程接种(两针或三针灭活疫苗),并且又经历过一次感染的人来说,免疫基础实际上是更强的!
仍有抗体保护 + XBB 变异有限,让国内快速发生第二波感染浪潮的可能性降低。
即便感染人数在之后会大幅上升,真的变成第二波感染浪潮,从国外的经验看来,实际感染数也是远低于以往疫情高峰时期。
以正在经历 XBB 感染浪潮的新加坡的经验为例,XBB.1.16 确实导致新加坡的感染病例大幅上升,但目前的实际感染数远低于以往疫情高峰时期。而且住院、重症上升幅度也远没有感染那么高。
数据来源:WHO
五一假期还能带娃出去吗?
需要注意什么?
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孩子和家人都已经全程接种过疫苗,并且现在身体也没有异常表现,趁着新毒株在国内还没有流行开,在做好规划、做好防护的前提下,五一假期带孩子去出去玩玩还是可以的。
虽然我们暂时还不用担心二次高峰可能造成的医疗挤兑,但毕竟感染了还是会很难受,再加上目前流感、诺如等季节性传染病也处在发生率较高的时期。
为了家人和孩子的健康,我们之前养成的防护好习惯,还是要坚持下去。
正值出行高峰期的五一,建议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
出行前加强健康监测
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及时进行新冠 / 流感抗原检测;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时,最好暂缓出行。
做好出行物品准备
根据出行距离和天气情况,提前准备必要的生活物资和防疫物品 & 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整理了一份清单,大家可以对照着做好准备——
旅途中做好健康防护
参考文献
本文专家
周叶斌
合作专家
迁传学 博士
药企研发 科学家
庄时利和
合作专家
北海道大学 神经科学 硕士
徐庆年
审核专家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感染科 主任医师
策划制作
策划:阿童木
监制:大力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