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公众号成立之时,这句Slogan一直没有变过。只是,随着互联网形态的飞速发展,这句话践行得越来越艰难。
“停更‘双微一抖’”、“KOC”、“KOL”……这些种种现象的背后,是内容创业者的日渐焦虑。公司机构们焦虑——10家MCN,8家亏损,剩下挣钱的两家想逃离;个体们更加焦虑,当你入驻平台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要竞争的不是其他个体,而是各大专业团队和机构,“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在被压缩得微乎其微的流量面前,不过是一句空话。
内容创业已进入下半场,如果说2015年—2017年是内容创业的黄金期,那么到了2018年和2019年,则是洗牌和沉淀的阶段。咪蒙的退场,同道大叔套现,张大奕上市,薇娅、李佳琦疯狂卖货,时尚博主黎贝卡越来越艺人化……这些头部内容创业者有着各自不同发展方向,收割着金钱和流量。
不管怎么说,内容创业的潮流依然会继续,在当下环境之中,如何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内容, “后来者”如何脱颖而出,都是内容创业者需要不断思考的。
10W+不一定是好内容,
“好内容”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靠运气赚的钱,凭实力都赔掉了”,近日,由新榜主办的“2019内容商业大会”活动上,进击波财经创始人沈帅波的一番话,让现场内容创业者们感同身受。
从目前的情形看,短视频在争夺着更多用户注意力。根据中国电信截至2019年6月的统计数据看,短视频在各类应用使用时长占比为11.5%;而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泛娱乐月人均使用时长中,短视频是唯一实现增长的领域,从去年的20.5%增长到22.3%。
从以上数据可见,短视频领域正处于繁荣时期,而其他领域却呈现瓶颈甚至下滑态势。还是那句话,内容为王,好的内容到了今天,依然是稀缺的。但是,关于好内容的定义,在悄然发生改变。
沈帅波提到,内容的本质不是流量,而是讲故事,讲差异化、感召人的故事,这两者必须同时具备,“让1000个人看完并记住你,比让10万人看完但记不住更重要。”
打造了祝晓晗、老丈人说车等爆款账号的新动传媒MCN创始人慕容继承也认为,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建立认同感,用户最终记住的是人设和标签。
说到底,一切爆款方法论只是手段,通过内容才能找到观众,而好的内容则能得到大众。
但是,好的内容只是前提,要想得到大众,还需要运营思维。同属于新媒体领域,但内容和运营可以说是两个不同行业。
专门搞流量的人拿到粉丝的成本就会比较低,而专门搞内容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内容是不是好。所以,专注和笃信,才能在一个产业里面做到极致,也是在后流量时代,内容创业者需要坚持的道路。
私域流量、KOL、KOC……
新名词的背后是内容更精细化运营
“我拿你当朋友,你却把我当成你的私域流量”,2019年,“私域流量”这个词非常火。
私域流量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地理解,对于微信来说,11.33亿用户是它的私域流量,抖音、快手、微博等平台的用户,同样是它们各自的私域流量,但同时,这些属于各平台的私域流量,也是想获取私域流量的个体的公域流量。
对于内容创业来说,本质上是流量的生意。但是,流量越高,账号就越值钱吗?很多时候并不是如此。我们看到,很多账号都有10W+的曝光量,但它们并卖不上高价。
过去的经验认为,广告对内容是一种伤害。但现在,我们同样可以拥有好的品牌内容,在内容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点。
独立品牌策略人杨不坏认为,内容创作者最大的机会就是抛弃贴片广告,“在内容营销行业,大家都以为自己做的是内容营销,但其实这个行业绝大部分人做的是贴片广告。未来品牌方会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贴片广告是不值钱的,只有好的品牌内容才会更值钱。”
因此,内容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会走向一个共创时代,“品牌和内容创作者要去共创品牌内容,而不是品牌购买内容创作者的贴片广告。”杨不坏提出这样的观点。
新榜COO李建伟提出了内容与商业结合的路径:KOL+KOC+Feeds+私域+电商。
这五个内容行业近一两年火起来的词,很多人质疑它们是炒作概念,是新瓶装旧酒,但其实说到底,是内容的更加精细化运营。过去我们的内容创业,也许专注产出好的内容,便能收获用户,而如今,除了好的内容,还需要在内容产业上中下游每个环节都标准化,在细节上下功夫。
2019年内容行业没有风口?
一块砖掉下来,能砸到三个网红。“网红”在今天,已经有种泛滥的感觉。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网红界依然不断诞生着商业奇迹。
18秒卖掉1000瓶防晒霜,5个半小时带货353万,推销口红以100:1的优势碾压马云,一句“Oh my god”就能让产品脱销,李佳琦的带货能力让人惊叹。
比李佳琦更“疯狂”的是薇娅,被称作“淘宝第一主播”,薇娅创下无数记录,2小时带货2.67亿,2秒钟售罄1.3吨云南咖啡,1秒卖货88万……
很多人认为,在图文内容、短视频内容赛道都人满为患的现状下,2019年不会再有风口。但其实,在内容电商领域,风口依然存在,而直播便是离商业最近的形式之一。
七尚网络董事长七天说,“所有好产品,在直播间都卖得出去。”
近两年我们也发现,电商成为越来越多内容创业者的商业途径,内容行业缺少电商基因,电商行业缺少内容基因,这两者的结合,形成非常好的互补。
从传统电商到内容电商的转变,背后的商业逻辑是完全相反的。传统电商以产品运营为核心,通过渠道和营销触达消费者;而内容电商则是通过内容聚集用户,追求的是用户的持续互动和后续转化,核心是用户运营。
一个是研究产品,一个是研究用户,而七天认为不久的将来,电商平台会直播化,直播平台会电商化。
2019年过半,内容行业更加风起云涌,机会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取决于创业者本身。正如网易传媒文创事业不总监文处萄所说的,像养孩子一样做帐号,像做产品一样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