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具神话色彩的人物诸葛亮六次兵出祁山北伐,都功亏一篑,最终积劳成疾的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结束了传奇人生。
诸葛亮临死前害怕自己死后被仇家或者盗墓贼给盯上,连尸首都难以安宁,于是他便在临死前暗中留下一计,8个大字:棺材南抬,绳断便葬!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自知时日无多时,便向刘禅写了一封信,信中嘱咐道:“臣死后,请陛下不可厚葬,只需准备一口棺材,然后挑选4个精壮之人,用麻绳抬着我的棺木一直往南走,中途不可换人,等什么时候绳子磨断了,将臣就地埋葬就好。”
当时的刘禅虽然满腹狐疑,但考虑到这是丞相的临终所托,只好照办。
为什么“棺材南抬,绳断便葬”就能够保证诸葛亮的平安呢?因为他早已料到,抬棺的四个人会撒谎说绳子断了而将其草草掩埋,刘禅也必定会察觉出其中的不妥,将这四人统统斩首,这样的话,自己到底埋在哪就永远没有人知道了。
可以说诸葛亮真的不愧是旷世奇才,这个计谋果然保全了自我,以至于到现在还没有人能真正找到诸葛亮的下葬之地。
诸葛亮只一计便保全了自己的“身后事”,接下来,我们便来看看汉献帝刘协、蜀汉后主刘禅、曹魏末代皇帝曹奂、和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四位亡国之君的“身后事”。
第一,汉献帝墓——千年完好。
刘协是东汉的最后一代皇帝,落入了曹操的手中之后,他虽然想努力改变这种傀儡状态,但他数度反抗都徒劳,比如和曹操撕破脸皮,比策划衣带诏事件等,但都没有成功。曹操去世后,他的际遇则更为凄惨——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他禅位,让他彻底成了亡国之君。而他去世之后,曹操的后人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南,为他修筑了陵墓,名曰禅陵。他的陵墓虽然没有和东汉的其他帝王葬在一处,但是如今依旧保存完好,并且还成为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算是一种天大的幸运了。
第二,刘禅墓——夷为平地。
刘禅是刘备之子,也是蜀汉的第二任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亡国之后,被押往了洛阳。司马昭在宴会上设了蜀地歌舞,询问他是否思念蜀汉,他却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因此,他被后人称之为庸君。但也正是因为刘禅的“低调”和隐忍,使得他得已善终。他最终逝于洛阳后,直接葬在了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翟泉村东。
据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的陵墓还完好无缺,然而,只过了短短数十年时间,其墓却被夷为了平地,其上甚至被村民种了庄稼。这也算是一种大幸了。
第三,曹奂墓——下落成谜。
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属于默默无闻之君主。他一直安安分分地做着司马家族手中的傀儡——他公元260年五月,被立为皇帝,公元265年十一月十二日被迫禅位,期间所做的事情,仅仅是给司马昭加官进爵,使司马家族以晋代魏之路更加顺利。因为曹奂“乖顺”,司马家族并没有刁难他,在他禅位之后,将他封为了陈留王,并允许他照旧使用天子的仪仗。此后他又活了37年,死后被谥为“元皇帝”。
据《嘉靖彰德府志》等古籍记载,他的陵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彭城村。然而,后来考古发掘之后,证实这座陵墓并不是曹奂墓。而曹魏末代皇帝曹奂墓究竟在哪里,现在依旧是一大谜团。
第四,孙皓墓——千疮百孔。
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是一位残暴的君主,他在任时实行恐怖政策,对臣民施以暴刑,曾经断人手足,剥下人皮,让人心惊胆寒。同时,他还骄奢好色,整天花天酒,淫乱后宫。他的恶行最终导致了东吴亡国,他自己也因此成了西晋的俘虏。
成了俘虏后,他没有刘禅那样有“智慧”,因为高傲地“顶撞”了西晋皇帝,被直接处死。他的陵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送庄镇凤凰台北村。然而,现如今他陵墓早已被盗墓贼挖的千疮百孔,成为三国四位亡国之君最悲凉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