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人,因科研来中国,学中国菜、讲中国话,一家三口很幸福

2022-07-23   题材猎手

原标题:我国外人,因科研来中国,学中国菜、讲中国话,一家三口很幸福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612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索菲娅Sofia,27岁,俄罗斯人,4年前我辞掉工作跟老公来到了中国,生了一个宝宝。现在我们一家三口在这里生活得很幸福,真心想留在中国。

我从小成绩优异,高中毕业时,我获得了银质奖章,并申请到了俄罗斯重点大学的免费名额。研究生毕业后,我又获得了红色证书。期间,我认识了大我8岁的老公,他是大学老师,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数学家。相识一年后,我们就结婚了。

婚后,我为了支持老公来中国搞科研,辞掉了在研究所的工作。自此,才真正开始了我与中国的故事。

我喜欢这里的生活,喜欢这里的朋友,喜欢这充满人情味的国家。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很多爱,生活得越久,就越不想离开。我的人生已与中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我真的很爱中国。

(我和瓦西里到北京旅行)

1995年,我出生在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家里还有个比我小11岁的弟弟。爸爸是律师,妈妈是生物老师,他们工作都很忙。幸好我们和外祖母、曾外祖母生活在一起,她们给了我很多照顾和关爱。

外祖母是名护士,我小时候经常去她办公室玩,她会教我看心电图。曾外祖母曾经是一名出色的教师,教俄语和文学,她特别喜欢看书,受她影响,我比同龄孩子更早知道谁是莎士比亚,喜欢在书中探索未知的世界。

虽然爸妈工作忙,但并没有缺席我的成长,给了我很多的爱和支持。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带我去世界各地旅行。中国有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的家人就是给了我这样的教育。

(我们一家四口)

在俄罗斯,实行的是全民化教育,可以免费上到十一年级。因为学习压力不大,很多家长就很佛系,只要孩子能取得平均成绩就很满足,但爸妈却鼓励我要努力学习。

我学习成绩一直很好,高中毕业时,还获得了学校颁发的银质奖章。在俄罗斯,高中毕业生如果成绩优秀,会得到金质和银质奖章,之后可以免费申请读大学,这是对优秀学生的奖励。

只是这份荣誉,我却没有办法和两位外祖母分享。她们在我15岁时相继去世,我为此伤心了很久。

(我小时候和外祖母在一起)

妈妈理解我的心情,因为她也同样失去了至亲的人。但她还是鼓励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告诉我:“虽然她们不在了,但依然爱你,希望看到你快乐幸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能变得更加勇敢和有力量。”

就像我的妈妈,她是一名生物老师,特别喜欢英短,也从事短毛猫的繁殖工作。她还是猫主人俱乐部的负责人,每年都会组织展览。在欧洲的很多短毛猫,都是妈妈那繁殖出来的。她在这份事业中,收获了很大的成就感。

受她影响,我也找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喜欢孩子,16岁开始,我就在夏令营担任辅导员。我前后带过50多个班,有1000多名孩子。

虽然这份工作的报酬不高,但我感到很开心,也慢慢走出了两位祖母离去的阴霾。

(爸爸妈妈很爱我)

高中毕业后,我如愿申请到了新西伯利亚州立大学的免费名额,读社会学专业。这所大学,是全俄罗斯最好的大学之一,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在这里,我不仅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学业,而且还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的红色证书。

在俄罗斯,大学毕业证书分为蓝色证书和红色证书两种。蓝色证书代表的是普通毕业生,红色代表优秀。

要取得红色证书,要求非常严格,不仅75%的学科成绩是优秀,其它成绩也必须是良好以上,而且毕业论文也要达到优秀才行。

(我大学毕业获得了红色证书)

优秀的成绩,离不开平日的刻苦努力,但我还是利用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一所语言学校兼职教外国人学俄语。跟学生们在一起,我感觉很有意思,觉得很幸福。

同时,我也赢得了很好的工作机会。在读研究生时,我就成功申请到我们市最好的一家研究中心工作。在那里,我主要负责分析在新西伯利亚和全国各地进行的社会学研究。

我很喜欢这里的生活和工作。新西伯利亚在俄罗斯是第三大城市,起初是随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而发展起来的,曾是远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我和瓦西里到大连旅行)

如今有很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选择这里,被称为俄罗斯的“硅谷”,还有很多知名大学、博物馆和剧院。经济发展快,人们的生活也很丰富。

这里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我想自己可能会一直在这里。但人生有时又会有很多的不期而遇,来改变着习惯的轨迹,让人体验着生活的惊喜和美好。我人生轨迹的改变,就从遇到他,我的爱人瓦西里开始的。

我当时读大四,有次想去看电影,约不到朋友,我就在大学的社交网络上留言,而瓦西里也正好想去看那个电影,他就联系了我。

(我和瓦西里的相处日常)

我们看完电影感觉很好,但也没有过多的联系,因为第二天他就要到美国出差,而我也要和爸爸妈妈到印度去旅游。

但我还是觉得很神奇,因为我们都是在当地出生长大的,而且他是我们大学的一名老师。我们曾在同一个走廊里走了4年,但却彼此不认识。

难怪中国有句话叫:“无缘对面不相识”,可能之前真的是缘分没到。

但缘分来时又妙不可言。我和爸爸妈妈到印度后,我们去到一个海滩度假,在那里认识了另一对俄罗斯夫妇。

他们一直在谈论自己的儿子,说他很优秀,是一名大学老师。等我们再了解,才知道他们的儿子,就是我才见过的那位老师—瓦西里。

(2017年,瓦西里向我求婚)

从他们口中,我得知瓦西里比我大8岁,是一名出色的数学家,而且很会拉大提琴,我对他越发好奇。等回到学校,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多,也在交往中被对方深深地吸引。

2017年,我们一起到瑞典旅行。当时在波罗的海的一座灯塔下,他单膝跪地,从怀中拿出戒指,向我求婚。一切那么自然,我们彼此相拥。一年后,我们决定结婚。

在俄罗斯,我们通常不会提前去拍婚纱照,而是在同一天完成与结婚相关的所有事情。一般上午去登记,然后参加聚会,下午四五点到晚上十点左右是婚礼。婚礼不会太盛大,像我们,只邀请了40位客人参加。

(我们的婚礼简单而温馨)

婚礼虽然简单,但却很温馨,尤其是知道几个月之后,我们要离开新西伯利亚搬到中国,所有家人朋友都格外珍惜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

而到中国的起因,是在我们结婚前。我陪瓦西里去法国参加一个会议,他在会上有发言,正好遇到了一个同行朋友。那位朋友在中国哈尔滨的一所大学开了间实验室,邀请瓦西里去参与。瓦西里了解完相关实验项目,非常感兴趣。

但我却很犹豫,因为我当时已经在研究所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如果我坚持工作,我们就要分居两地。可得知他要去的是中国时,我又很期待。

因为我与中国之间,曾有个甜蜜的“故事”,那还要追溯到10年前的一次旅行。

(2008年,我第一次到中国旅行)

2008年,爸爸妈妈带我到中国旅行,我们去的是乌鲁木齐,坐飞机只要1个半小时。但到了之后,我却有点不舒服,一直不太有心情游玩。

临走之前,妈妈去商店给我买了一包玉米形状的糖,我觉得那个糖特别香甜好吃,一下就对中国有了不一样的印象。

没想到10年后,我竟然有机会去中国生活,还是和爱人一起。经过认真考虑,我们最终决定一起去。

虽然放弃工作、远离家人,让我不舍,而且也很忐忑,但想到可以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我还是很期待。为了更好地适应,我们决定提前学习汉语。

当时在我们大学,有一位中国老师教外国人学汉语,我们报了他的课程。他教给我们拼音和汉语的基础知识,虽然不简单,但也很有意思,并让我对到中国更加期待。后来,我们和这位老师成为了朋友,一直保持联系。

(哈尔滨的索菲娅大教堂)

终于,2018年末,我们来到了中国的哈尔滨。这座城市有许多的俄式建筑,比如中央大街旁就是索菲娅大教堂,还能看到很多俄罗斯人,这让身在异国他乡的我们,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当然,我又吃到了念念不忘的玉米糖,还是那样的香甜。

只是这里的饭菜和俄罗斯非常不同,我起初吃不惯,也完全没有想到,到中国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居然是饮食差异。以前在俄罗斯,我从没有自己做过饭,但来到中国,我不得不自己动手。

幸好我有充裕的时间研究,哈尔滨也能买到很多俄罗斯食材,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终于会自己做了。

瓦西里夸我做的饭菜与俄罗斯大厨相比,都毫不逊色。我知道他在奉承我,但依然很开心。

(哈尔滨冰雕很漂亮)

我们在中国的生活简单而充实。瓦西里平常到实验室忙,我就在哈尔滨各处溜达,并找到了很多有特色的咖啡馆。赶上他的假期,我们就到中国各地去旅行,现在已经去过10个省份12个城市。

大连、重庆、成都、西安、北京……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色,我们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被各地的历史和文化所吸引,这就是中国魅力所在。

更为惊喜的是,我越来越爱中国各地的美食,西安的biangbiang面、重庆的火锅,还有奶茶,我不再只有俄罗斯胃了。

(我们一家三口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公园)

都说爱一个人就要抓住她的胃,我就是这样心甘情愿地被中国的美食所俘获。我还尝试自己做中国食物,有许多软件会教人怎么做饭,我慢慢学会了做很多菜,尤其冬瓜汤最拿手。

此外,让我震惊的是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在中国,你可以坐公共汽车去任何地方。公共汽车的班次间隔非常短,你不必站在车站等太久。

而且地铁建设的速度也很快。哈尔滨最近开放了38个地铁站,这太不可思议了!我钦佩中国的工程师和建筑工人,他们真是勤奋能干。

(我带着米龙坐哈尔滨的地铁)

但最终让我爱上中国的却不止这些,而是当地人的友好和热情。疫情之后,我们就没有回过俄罗斯,平常还好,但赶上节假日就对家人特别想念。

还好有中国朋友陪我们一起过节,还教我们怎么包饺子。我们才知道中国的很多节日都会吃饺子。

其实俄罗斯也有饺子,但很不一样,俄罗斯的饺子有奶酪、土豆馅的,会配着酸奶吃。饺子虽然不同,但有人陪伴的感动却是相同的。

(中国朋友教我包饺子,一起过节让我很温暖)

而与中国人更多的交往,是从我怀孕开始的。那是2021年初,我们非常开心,因为期待已久。由于不能回俄罗斯,我们就选择了哈尔滨的一家医院。

医生非常认真负责,注意到了我血液中RH呈阴性,这在中国其实并不常见,所以也被称作“熊猫血”。医生为我安排了注射计划,避免了怀孕时的潜在危险。

但怀孕早期,我还是经历了很难熬的时刻。

医生发现,在婴儿周围有一个血肿,担心会影响孩子的发育,但也劝我不要太担心,顺其自然,多注意休息。我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几乎没有下床。

我甚至准备好了东西去医院,以防流产。幸运的是,血肿逐渐消失,孩子并没有受到影响。

(米龙出生后很健康)

我的状态也越来越好,又可以到处溜达散步。有时,我甚至忘记自己是孕妇。记得孕晚期,我有次坐公交车,司机注意到我,便对着车上乘客大声说:“麻烦大家给孕妇让个座!”这让我非常感动。

2021年10月,我们的孩子米龙健康地出生。我很感激医生对我们的照顾。但由于疫情,家人不能到中国,我们只能独自照顾孩子。

我们做得还不错,瓦西里很积极地承担起爸爸的角色。他会给米龙喂奶、换尿片,还会带他去游泳,用中国话说,就是标准的“奶爸”。

我们经常带米龙出去玩,甚至刚出生5天,我们就带他到了户外。我们相信新鲜的空气对孩子的健康有利,即使是冬天,也不例外。每次出门,他都会成为人们的焦点。

(瓦西里和米龙在一起)

哈尔滨人很开放,他们会大声夸赞米龙可爱,每个人都对他微笑。我很高兴他能出生在中国这样友好的氛围中,他也很开朗和健康。

但有孩子后,没车外出就很不方便,于是我们又去考了中国的驾照。买车虽说简单,但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说,要签许多的文件、办理保险和登记,也并不容易。

还好有一个中国朋友,他陪我们跑了一天,帮我们搞定了所有的手续,真是很感谢他。在这里的每一天我们都能感受到当地人的善意。

不止我们有中国朋友,米龙也有。我们楼下邻居有个小女孩,她比米龙小2个月,我们经常相约一起玩。

他俩每次都咿咿呀呀地交流,好像能听懂对方的意思,我很高兴米龙从小就有自己的中国小伙伴。虽然我不能确定,未来我们是不是还在中国,但我们非常珍视这份友谊。

(米龙每次出门,都能收到善意的称赞)

瓦西里的合同还有两年到期,而我在中国真的还没有待够,还想去探索更多的地方。我很期待能有机会,到中国的海滨城市生活,因为大海总是让我充满期待和活力。

也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到时候我就可以带俄罗斯家人到中国各处去旅行。我弟弟2019年夏曾到过哈尔滨,一直很怀念在这里度过的时光。当我视频给他展示新开的地铁站时,他感叹于中国发展的速度。

中国,对于我和我的家人有种特别的吸引力。我也在这里,有了另一段精彩的人生,成为米龙的妈妈。陪伴他的同时,也丰盈着自己,并通过在网上分享日常生活,收到了很多人的祝福和喜爱。

(我们一家三口)

生命,如同一场旅行,每段路都是风景,每段经历都是财富。我很感恩自己能有机会在中国生活,因为我发现,生活得越久,我就越爱中国!

【口述:索菲亚】

【编辑:溪晓】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