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中美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很多,利好消息也频繁出现。
就在近两天,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被曝出将旗下的三款芯片进行改良定制之后,向中国市场提供。
新加坡媒体也报道了一则消息,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将向美国进口60万吨大豆,这无疑是中美贸易的一个大消息。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这是什么导致的呢?后续将有怎么样的影响呢?
从年中开始,美国的高层就接连的来华访问,包括了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等。
当时正是美债触及上限,即将违约的时候,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些美国高官在来访时并没有刻意地提到美债的话题。
而到了下半年,中美在各个领域的直接会谈也越来越多,此外高层互访也明显增加,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种情况呢?
其实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真算得上是见怪不怪,当美国在政治或者国际事务上面临困难时,往往中美之间的经济合作就会比较顺利。
最显著的例子是在911事件之后,美国在全球掀起反恐,恰好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中国利用加入WTO的契机,大量的发展出口,贸易额不断的上升,贸易顺差不断的扩大。中美之间的经贸往来也在那之后的10来年获得了最快速的发展。
现在的情况其实有点类似,去年欧洲爆发的俄乌冲突,今年中东爆发的巴以冲突,美国都未能完全的置身事外,反而深受波及。
再加上受到40年以来最厉害的通货膨胀影响,美联储不断的加息之后,美国经济以及美国的金融都遇上了巨大的困难。
所以在这个时候美国的态度出现转变,并不算奇怪。
就在前两天,中美就气候变化问题举行了加州会谈,并且取得了成功效果,未来将进一步的进行气候变化领域的双边合作。
而在上周,首轮中美之间就海洋事务进行了磋商在北京举行。
其他的相关行动也正在逐步落实中。
首先是中美之间的直航将明显的提升,从此前的每周48班增加至每周70班。
在这一利好消息传出之后,机票价格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跳水,今年初中美之间的直航机票高达2万元,但近段时间的含税票价已经降至6000元。
目前的直航数量与疫情之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很显然中美双方都正在努力提升航班的数量,以方便两国之间的旅游及商务出行。
在贸易方面,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消息宣称,中国近期将向美国进口60万吨大豆,预期这一批大豆最晚将在明年3月发货。
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因为进入2023年之后,美国的大豆海外销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而如今来自中国的订单,对于美国的农民和农业来说,都是一剂强心针。
在今年的前9个月,中国进口的大豆累计7,780万吨,其中大部分来自巴西,达到了5,487万吨。而且我们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同比增长18%,而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同比增长仅8%。
因此美国也希望能够从巴西手中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而在芯片行业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也意外的曝光了。
已经有来自英伟达产业链的多家公司对这一消息进行了确认,英伟达将旗下的三款芯片进行了改良之后,专门对中国市场供应。
另一个芯片巨头英特尔的CEO也表示,将继续在中国大量的部署公司旗下的产品。
很显然美国态度的变化,对于美国的相关行业和企业也是重大的利好。尤其现在西方国家需求低迷,但来自中国的消费复苏强劲,需求旺盛,美国不可能视而不见。
既然看到了这里,请您花1秒,给本文“点赞”,感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53c58d52b86cf34ce0b5a17ca0c11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