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别忘保护心血管健康

2023-12-09     全科与心理

原标题:秋冬季别忘保护心血管健康

一进入秋冬季,季节的交替可能会让心血管疾病加重。

对于心血管疾病,男性和女性是有差异的。由于女性在50岁以前有雌激素保护,所以相对于男性而言,患病人数较少,这种雌激素的保护作用会在绝经后依旧持续10年左右时间。但女性也有一些特殊风险,如有月经、乳腺、卵巢等问题,会抑制雌激素分泌。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类慢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国目前大概有2亿多高血压患者,基数太大,单一致死率最高。高血压目前90%病因未明,10%跟肾脏、肾血管、肾上腺等疾病相关,血压一旦控制不好,脑、心、肾等都会受到损伤。

高血压相关症状与血压高低并不一致,有时即使血压高达180mmHg,都不会出现不适症状,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没有症状时,血压已经对脏器产生损伤;出现症状时,损伤已经非常严重,甚至不可逆转。所以降压治疗取决于血压高低和是否有心、脑、肾、眼、血管的损伤,而非症状。

应该如何防治?高血压的测量以在家为准,患者要多点去测,早晨、中午都要测,上班也要测,因为越来越多的高血压人群,上班时血压容易出现问题。对于一些年轻的高血压患者,许多是典型的超重,是生活方式极为不健康导致的血压高。如果能自律起来,通过非药物治疗降压的空间也非常大。

在非药物治疗降压中,减体重、限盐、补充钾十分关键,要多吃蔬菜和果,减少膳食脂肪、增加适当运动、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激能力、提高自我防病能力。

如果生活方式无法纠正血压,则需要持续服药。因为高血压属于慢性疾病,即使血压降到正常后也不可以停药,服药期间血压正常,才能保护脏器。如果停药后血压升高,则会继续损伤心脑肾眼。目前使用的降压药物都是问世20~40年以上,经过了亿万高血压患者的亲身检验,很安全,对肝脏损害非常少。

对于糖尿病而言,治疗不是单一的,而是要采取健康教育、血糖监测、饮食干预、运动干预、药物治疗五种方式一起综合治疗。其中,生活方式的改善非常重要,要少吃主食,少摄入热量,多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控制体重和控制血糖的好办法,正常睡觉的时候,机体所释放的激素可以促进体内的平稳,如果经常熬夜,就会带来血糖血脂的紊乱。监测糖尿病需要体重、血糖、血压、血脂、抗血小板五项达标,必要时需要用二甲双胍、司美格鲁肽等药物。

对于高脂血症,看血脂需要看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因为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起到了最不好的作用,但高密度脂蛋白却能够保护血管,所以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更多的是要降低密度脂蛋白。

冠心病其实就是供心脏的冠状动脉血管里面长了斑块,低密度脂蛋白逐渐堵塞管腔。如果再遇到情绪激动、生气、病毒感染等情况,斑块会破裂,释放里面的物质长出血栓,堵塞血管,可能就会引发急性心梗。

冠心病的临床症状多为活动时感到心前区疼痛、憋闷,夜间或晨起心前区疼痛,爬楼或者走路时间长觉得气不够用,情绪激动时有明显胸部不舒服的感觉,乏力、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等。冠心病这类脏器疼痛的最大特点就是模模糊糊,喘不过气、胸口憋闷,往往伴随出汗,许多人可能无法描述这种疼痛。

如果出现前胸疼痛伴压迫感、出汗,向牙齿或者左肩放射,持续20分钟不缓解,要尽早就医。可以含服硝酸甘油,若不能缓解,10分钟后可再重复一次。如果没有消化溃疡,出血及经常胃部不适,更建议嚼服阿司匹林,同时联系120,争取抢救时机。

来源:中国妇女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5327d0128f69f72eb90bb33fd6df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