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打完,两位兵团司令职务降低,另外四名职务上升

2024-01-16     小爱爱历史

原标题:抗美援朝打完,两位兵团司令职务降低,另外四名职务上升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志愿军六名兵团司令员有四人得到升迁,但还有两人被降职,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一位是第13兵团司令员邓华

这次战役让邓华彻底在朝鲜战场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战争结束后,他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1955年成为新中国开国上将。

第二位是第九兵团宋时轮

但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宋时轮带领着第九兵团仍然打出了长津湖战役的伟大胜利,打出了这场朝鲜战争的转折点,同时第九兵团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长津湖战役两年后,宋时轮被调回国内担任解放军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从职务上来看是降低了。但在1955年大授衔时,他仍然得到了开国上将军衔。

第三位是志愿军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

上甘岭战役,又是杨得志指挥着四万余名志愿军官兵,在这个小小的土包上和联合国军激战43昼夜,顶住了联合国军的疯狂进攻。在战争结束后他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1955年成为开国上将。

第四位是第三兵团司令员陈赓

实践证明坑道作战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美军由原来15发炮弹便可杀伤志愿军一人变成600发炮弹便可杀伤志愿军一人,我军的防御能力得到了极大加强。1955年9月,陈赓被授衔为大将军衔。

第五位是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

杨成武带着他们的战士们和美军展开了拉锯战,白天阵地很容易丢失,志愿军晚上便发动夜袭夺回来。就这样来来回回打了一个多月,阵地仍然掌控在志愿军手中。

杨成武在这次战斗中还创造了步兵打坦克的新式战法。使用大量反坦克连,利用手雷和便携式火炮创造了战争奇迹。仅仅文登川战役便击毁了美军82辆坦克。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后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第六位是23兵团司令董其武

1952年23兵团被撤销番号,部队缩编为69军。本来中央希望让他担任军区副司令,但他认为还是应该和部队在一起,从这一点上他算是被降职了。但在1955年大授衔时,他仍然得到了上将军衔。

这样来看,宋时轮,董其武在战争结束后职务降低,其余四人均有提升。但所有六位军团司令官都得到了和其功绩相匹配的军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51f4bd330b70905dac4e39e0c9cbd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