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数据派
2024年福建省面向部分重点大学的引进生选拔公告近期发。根据公告,19所高校的硕博毕业生有资格报名今年福建省引进生一类岗位,而二类岗位基本涵盖了所有原985高校。
大家都知道选调生,但很少有人听说过引进生,大多数省份都是选调生而不是引进生,只有福建、湖北等个别省份有这个类别。本质上两者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所区别。
引进生是指通过人才引进方式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特殊人才。通常,这些人才需要在本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和实际工作经验,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选调生则是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应届毕业生。在选拔过程中,选调生需要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和考察,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引进生和选调生都是优秀的人才选拔方式,但是它们面向的对象和选拔标准有所不同。引进生更加注重专业背景和实际工作经验,而选调生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当然无论是引进生还是选调生,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单位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福建引进生一类岗位和二类岗位目标院校名单
一类岗位19所985
福建一类岗位一般都是省直单位,也可能有厦门与福州的优质岗位,二类则一般都是市直岗位,当然优秀县也是有机会的。
在一类岗位的19所985名单中,有清北、华五、人大、国科大、协和,也有哈工大、北航、同济、南开、天大、华科、厦大、成电和中国海洋大学。清北华五人大属于各省选调的标配,必然会纳入其中,无需讨论;国科大、协和、成电、海大属于特殊或者自身领域拥有强大优势的特色院校,福建作为沿海省份基于自身需求也无可厚非。但其他几所的名单则充满了槽点。
同为C9,有哈工大但却没有西安交大;有南开、华科却没有武大;有天大、华科却没有东南;有厦大却没有武大、中大等校。这些都不太合理,与江苏、浙江等省相比,福建的口味颇为奇特。
当然,引进生或者选调生入围高校的选定,各省都有很强的自主权,理论上说可以任意指定入围高校,无可厚非。此时各校拼的就是在各省的势力、名气、实力等一切认可度指标,如果榜上无名,那么校方或者校友就要努力去发挥影响力改变这个省未来的决定了。
二类岗位面向全部39所985
2024年13省定向选调入围次数排名最新版:C9+人大、武大
福建2024引进生选拔公告发布后,中国名校全国选调入选次数排行榜再次发生变动,哈工大凭借福建一票,追平此前一直领先的武大,成为华五之下仅次于西交的选调前三校;天大、同济、北航依靠福建的一票集体实现排名提升;成电从31名大幅度提高至24名。
从上表可以看到,整体上中国头部名校选调认可度层次分明:
- 清华、北大、复旦待遇最高,目前13省全部100%覆盖,全国通吃;
- 人大、浙大、上交紧随其后,浙大、上交由于甘肃省的蜜汁操作损失一省,暂时落后于复旦;而中科大、南大因为重庆的无视导致目前低浙大一头;华五中除了复旦外的四所都被不同省市所怠慢,我们继续观察,看后续四校能否追上复旦;
- 福建出炉之后,西交地位保持,继续成为第三梯队的领头羊;哈工大追平武大,逼近西交,锁定选调前三校地位;
- 大部分985都在5省以上,北师大、北理工等校遭受挫折,排名持续低迷,福建发布后更是落后于电子科大、中国农大和中国海洋大学,后者则依靠山东省的抬爱得以获得高于实力的排名;
- 西工大、重庆大学、大连理工作为实力强劲的工科副部级大学,在选调中吃亏较明显,被福建抛弃后甚至落后于厅级的成电;
- 国科大成为认可度最高的双非,中央财经大学则是认可度最高的211,杀入中等985集团,中国政法大学紧随其后;
- 四非大学中西南政法大学独占鳌头,南审因为贵州的厚爱有幸上榜。
今日话题:
各位读者,你觉得福建引进生的目标院校选择是否合理呢?有哪些高校不该被福建一类岗位所遗漏呢?评论区写下高校的名字,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