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美国宇航员滞留太空,返航回地球,可能得求助中国

2024-06-25     兵器志

来时好好的,回不去了!本月初被送到国际空间站的2名美国宇航员,如何返航回到地球,成为了一大难题,这是什么情况?

美国原本的计划是,6月5日“星际航线”飞船成功升空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于6月13日完成任务并带领宇航员布奇·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返回地球。

然而,由于飞船紧靠在国际空间站并失去了自行脱离的能力,整个计划遭遇了重大挫折。原本设计以支持7名宇航员最多三个月的食物、水、氧气等生存物资,现因多出两人而面临供给紧张的局面。

更加棘手的是,波音“星际航线”飞船的一系列技术故障。英媒报道,国际空间站对波音飞船的最长对接时间为45天,一旦超过此期限,飞船则必须脱离

然而,氦气泄露、推进剂失效等严重问题的发生,无疑对宇航员的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在此之前,美方对中企肆意挑衅,进行了一系列非法制裁,导致中国进行了反制。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无法从中国获取必要的零件,转而向其他国家寻求帮助。

于是波音公司选择将其中一批“钛合金”阀门的订单转给印度制造,未料印度以成本考虑将材质更换为“铝合金”,导致了飞船在太空环境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事实上,这起事件不仅是技术失误的体现,更暴露了美国在追求太空竞赛中急于求成的心态。

为了在太空探索中保持领先地位,尤其是看到中国在月球探索上取得的显著进展,如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背区域并开展采样研究工作,美国似乎匆忙推进了许多未经充分验证的项目。

所以如今的局面,就是美国执迷于“零和思维”遭到的反噬。那么,对于这个情况,美国该咋办呢?

有人提出,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或许是一个可行的救援方案,可帮助波音接回这2名宇航员。或者,波音也可以考虑向SpaceX求助,比如SpaceX的龙飞船。

实在不行,求助中国也是一个办法,毕竟中国的宇宙飞船有许多备份,可随时进行应急救援,不过,这忙中国可能还真帮不了,不是不愿意,是爱莫能助。

中国的天宫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口的不同,使得直接的救援行动无法展开。即便中国有这个心,也无济于事。

所以,美国波音和NASA只能自己想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NASA和波音公司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还有时间上的压力。进行故障排查和测试需要时间,而在太空中,时间的流逝意味着资源的消耗。此时,宇航员的状况和安全成为了首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将宇航员长时间留在太空站内,也许在技术层面是可行的,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无疑增加了宇航员的身心负担。

历史上的例子表明,长时间的太空停留对人的身心都是极大的考验。因此,找到一个既安全又及时的解决方案,对各方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次事件不仅是太空救援的挑战,更是对目前全球太空合作模式的一次考验。它向我们展示了在太空活动中,国与国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合作的必要性。

未来的太空探索,更需全球共同努力,共享智慧和资源,共同面对挑战,确保太空活动的安全和成功。

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揭示了一个国家或联盟在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中可能陷入的窘境:一方面,是对科技优势和国际地位的追求;

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忽视的安全与合作。当竞赛心态超越合理范畴,就可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人类共同的太空探索事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2fc5e4544f4acbe239277fadd2887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