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诸葛亮北伐的五次战役中,基本都是与曹魏打成平手,难分伯仲,可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却是在两次北伐惨败的基础上,还要坚持再战的。造成诸葛亮惨败的对手,其实并不是司马懿,相反他是在小说中被描绘成庸才的曹真。
曹真的真实形象与小说大不一样,他在军事上非常有远见,带领部队与诸葛亮的蜀汉大军作战的过程中,凸显出了不少军事上的高明之处。正是曹真坐镇,让诸葛亮面对两次北伐惨败,最终只能选择十分谨慎的稳扎稳打来逐步推进北伐。
在曹真去世后,司马懿当政,这才给了诸葛亮创造辉煌的机会,那么就军政两个方面来说,曹真对于当时的曹魏政权究竟有多么重要呢?
原本是曹操养子的曹真,在军事上一度表现十分卓越,早年会战刘备,就屡屡斩获军事上的胜利,此后更是在曹操稳定北方政局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了曹操的看好,到了曹丕执政后,曹真更是得到了重用,将他视为了军事上的顶梁柱,同时也希望这个皇室宗亲能够帮助曹丕稳住政局,实现曹魏政权的稳定。
于是从曹丕提拔和重用曹真来看,在政治上,希望皇室宗亲能够实现曹魏政权的过度,让曹丕能够坐稳皇帝的位置,在军事上则仰仗于曹真,对内平叛内乱,对外则防范蜀汉和东吴的北伐,这让曹真的作用性一度不言而喻。
到了曹睿继位后,曹真已经成为了曹魏政权当之无愧的军事领袖了,一方面他资历深厚,另一方面曹真在军事上还真的无人能及,就连诸葛亮面对曹真这样的对手,也深感难缠。
这个军事布局在当时看来,已经是给曹魏形成了强有力的军事压力了,稍有不慎就会亡国。曹真则看出了诸葛亮是虚晃一枪,目的并不在于真正灭亡曹魏,相反他是想要陇西诸郡,目的就是一步步蚕食曹魏。
决定将计就计后,曹真重点部署主力,救援陇西,在这里与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展开决战,同时在长安周围部署骑兵,让赵云摸不清曹魏的军事部署。
经历此战后,诸葛亮劳师远行,结果遭到曹真当头一棒,决战中落得惨败,只能灰溜溜地撤回蜀汉。这一战可谓是曹魏大胜蜀汉,也从军事上看出曹真已经是曹魏政权中独当一面的存在了,倘若没有曹真这一次的力挽狂澜,那么诸葛亮的北伐压力将要小很多。
成为曹魏政权的军事顶梁柱后,曹真还紧紧掌控着曹魏的军权,这让司马懿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可以说诸葛亮前三次北伐,主要对手都是曹真,整个战局也是曹真布的局,司马懿也没有任何发言权。
从诸葛亮前三次北伐的战绩来看,前两次都是失败,最后一次勉强打成平手,可见曹真坐稳最高军事长官,曹魏在军事上是不会受到威胁的。可曹真离世后,司马懿开始坐稳曹魏军事,这让诸葛亮取得了难得的大胜,实现了稳扎稳打,蚕食曹魏的目的。
司马懿与曹真的区别就在于司马懿只能死守,曹真则可以灵活用兵,以攻为守。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区别,还是因为曹魏政权内部就不信任司马懿,十分忌惮他掌控军权,可到了危机时刻,又不得不有求于司马懿,这才给了司马懿一个露脸的机会,可见曹真紧紧掌控军权就意味着曹魏政权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之中。
从这里也能看出,从曹丕成功篡位,到曹魏政权稳定,再到抵御诸葛亮北伐,曹真都是曹魏政权中的定海神针,如果没有曹真掌控军权,曹丕连篡位后,想要稳定政局都很难,这也看出了曹真当时在曹魏政权中的影响力。
当然曹真掌管曹魏军务的时候,还是对皇帝提过不少建议,其中就是要选拔皇室宗亲的可用之才。只可惜曹真的建议没有如愿,在他去世后,曹魏一度无人可用,只能用备受怀疑的司马懿,这才造成了战局被动,给了诸葛亮可趁之机,否则诸葛亮将会在北伐中毫无进展。
掌控军权的曹真,在曹魏政权里资历深厚,政治影响力也很大,具有极高的威望,这让曹真的建议都是被皇帝高度重视的。此外曹真坐稳曹魏,司马懿想要篡权,那是绝不可能的,一方面来说从军事上行不通真,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也行不通。
司马懿的一举一动实际上都在曹魏政权的监视下,曹真也是及时获得了司马懿的动态,尽管他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很有才能。
可曹真却十分提防着司马懿,主要还是看出了司马懿及其家族势力,野心不小,一旦让其掌权,很难说会不会对国家造成不利的局面,这让曹真只要活一天,就让司马懿永无出头之日。
真是看到了曹真的影响力,也看到了曹真对自己的评价,司马懿为人十分谨慎,很少直接参与政务,这也让他空有才华,却无力施展。
曹真去世后,司马懿开始活跃在曹魏政坛,通过两次与诸葛亮过招,稳定了曹魏的边防,同时还安抚民心,稳定政局,这让司马懿有了篡权的基础。
正是在掌控军权的基础上,司马懿及其家族势力,一点一点地吃掉了曹魏政权,最终完成了篡位,让三国归晋的历史上演了。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曹真如果熬到司马懿去世,那么曹魏必然就是三国鼎立的胜出者了。
以军事和政治的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曹真对于曹丕去世以后的曹魏,那是有着顶梁柱作用的,不仅在军事上保卫了曹魏政权的安全,还在政治上保护了曹魏政权。
凭借着深厚的政治资历,曹真在皇室宗亲里算是数一数二的存在了,可是曹魏政权的稳定太过依赖于这些皇室宗亲,奈何皇室宗亲里却再难出现有用之才。
曹真对于曹魏政权重要性,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多少体现,可是在正史中却能感受得到,正是因为曹真的离世,给了司马懿粉墨登场的机会,同时也给了诸葛亮北伐取胜的机会。
这让曹魏政权在军事和政治上受到了双重危机,可见顶梁柱曹真的离世,对于曹魏政权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也是曹真力挽狂澜数十年,为曹魏政权不断续命,否则曹魏政权是否能够抵挡蜀汉的入侵都不好说,这也让一个政权过于依赖于一个人,带来了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