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立即报名
一起成为碳中和赛道的领跑者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你知道现在的企业为了“减碳”有多拼吗?
在美国,上市公司的碳排放量已经成为投资者们的重要考量指标,甚至很多企业CEO的奖金绩效都与“减碳”挂钩。
2021年, 星巴克CEO凯文·约翰逊(Kevin Johnson)2000万美元的奖金中,有10%来自“消除塑料吸管”和“减少农场甲烷排放量”; 苹果也将2021年高管年度奖金额外增加了10%,用来激励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项目中表现突出的人员。
在中国,上交所也明确提到“十四五”期间要强化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腾讯、蚂蚁、华为、伊利等多个行业的头部企业已率先公布“碳中和”计划,有的企业甚至承诺在2030年提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双碳”目标对企业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改变了市场竞争的逻辑。过去企业以利润和规模增长为王,未来则必须将“减碳”考虑在内。
如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朱共山所说:“企业不再单纯以经济规模和财富指标来进行评价,而是以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出的GDP,也就是‘碳生产力’论英雄。”
对于企业而言,与其坐等政府和资本用“碳”的标准衡量自身价值,不如提前布局并及时调整方向,避免多走弯路。
因此,各大企业都在“碳”的标准下重新规划未来业务,并基于此尽快制定“双碳”行动方案。
为了帮助企业家理解“双碳”,尽早入局,890新商学企投会联合“双碳”实践及研究领域专家郝杰,推出了首个聚焦“企业家如何参与‘双碳’”的实战营,首期仅招募100人。
点击报名按钮锁定首期名额
实战营推出后,我们收到了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如何参与”等方面,对此,我们特把答案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Q1
为什么当前企业家要了解和学习《“双碳”实战营》?
从政策角度看,“双碳”可以说是中国继改革开放、住宅商品化之后的第三场经济结构性变革。
碳达峰、碳中和会逐渐衍变为一个新的“度量衡”,政府用“碳”作为新尺子管理企业,资本市场用“碳”作为尺子衡量企业价值,客户用“碳”作为尺子衡量合作关系。
未来40年,企业要打好“双碳”这副牌,就要坚定选择“与国同行”。
从市场角度看,根据多家机构的测算,到2050年,面向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以达到至少140万亿元,如果考虑到关联投资,实际投资潜力远大于这个规模。
此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中发展最成熟的市场。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开始上线交易后,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这些事实意味着碳中和的产业规模不可小觑,未来将会释放大量的产业机遇和投资机会。对于企业家而言,这或许是当下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
Q2
政府、资本、甲方、消费者都会用“碳”作为新尺子重新衡量企业,企业家该怎么应对?
不同行业的企业家受到“双碳”的影响虽有不同,但是受影响的基本模式是相通的,应对起来有几个关键点:
1.弄清楚,并且持续监控自己的“碳家底”;
2.尽早开始做技术改造降低自己的碳排放;
3.尽早参与环境权益市场囤积和自己行业相关的环境权益;
4.有能力的可以尝试碳中和服务商开辟新业务。
《“双碳”实战营》会围绕这4个关键点为大家展开讲解。
Q3
参与《“双碳”实战营》,我可以获得什么?
面对“双碳”这样一个全新的命题,大家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遇到很多个性化的难题,有时甚至意识不到自己走了弯路。
作为一个以“实战”命名的课程,除了22节系统专业课外,我们还将提供一次1V1轻咨询和定制化碳交易开户指南服务,手把手带你入门。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没有按照背景政策路径机遇的常规逻辑,而是从企业和企业家的视角出发,分为政策监管、市场需求、品牌建设、降本增效、投资机遇五个模块——
第一个模块:如何应对国内外政府的“双碳”政策
从欧盟关税的应对方法,到国内“统一碳排放权市场”,再到“碳排放新规”,看明白国内国外政策的背后逻辑,说清楚这些规定的应对方法,让企业面对层出不穷的碳政策时,不再“盲人摸象”。
第二个模块:带你看清碳中和下的新市场需求
政府招标、企业选择供应商以及消费者挑选品牌时,都会在不同层面考虑碳中和因素。所以无论你的商业模式是面向政府,面向企业,还是面向个人,了解碳需求已经刻不容缓。
第三个模块:品牌如何应对绿色消费意识觉醒
为什么从微软、苹果到欧莱雅这样的巨头都在内卷式地提出“碳中和”目标?绿色品牌战略会为企业带来哪些隐性好处?企业如何进行绿色品牌营销?
第四个模块:如何应对“双碳”带来的降本增效挑战和机遇
不远的将来,企业除了传统的资产外,还有可能拥有碳资产;除了传统的营收外,还很有可能拥有额外的碳资产收益。而同样,如果不重视碳资产,就有可能会增加碳成本,影响企业利润。
第五个模块:抓住“双碳”带来的投资新机遇
2022年是环境权益投资爆发的元年,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正在抛弃原来的高碳行业,将投资转向与碳中和相关的产业链,开始构建“碳中和组合”。作为投资者,我们该如何在这个时间窗口快速掘金呢?本模块将带你发现二级市场与环境权益市场的机会。
Q4
《“双碳”实战营》可以解决哪些人的问题?
第一类是以“应对”为主需求的人。这些人可以是政府官员、国企央企的负责人和管理者、各个行业的企业家,他们将面临的正是在“碳”这把新尺子下重新被衡量。
我们给这些朋友提供的价值是,告诉他们如何基于现有业务去“应对”双碳大趋势,以及深度了解“双碳”之下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甚至如何获得弯道超车的机会。
第二类是以“服务”为主需求的人。这些人希望在“双碳”大趋势下找到新的业务,成为“双碳”的服务商。
简单来说,第二类以“服务”为主需求的人,服务第一类以“应对”为主需求的人。弄清楚政府、机构、各个行业在碳中和下需要去“应对”什么,就是两类人“实战”的战略地图。
具体而言,对于不同行业的参与者,我们都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
如果你是创业者:资本正在云集碳中和领域,据统计,截至2021年9月,投向绿色环保、清洁技术和新能源方向的绿色产业基金超1000只,这个赛道正在成为资本宠儿;
如果你是制造业企业家:深入了解“双碳”,可以更好地满足政府的碳双控要求,也可以进入技术改造的快车道,降本增效先人一步;
如果你是消费品企业家:制定绿色品牌战略,将助力你的品牌快速占领年轻一代心智,获得“绿色溢价”;
如果你是外贸行业企业家:读懂“双碳”,尽快落地碳中和方案,可以让你在海外供应链体系中拥有重大优势;
如果你是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制定“双碳”战略,可以巩固当前行业的龙头地位,在本行业获得更多话语权,赢得更多资本市场的青睐;
如果你是投资者:在当前窗口期,可以快速抓住“双碳”新机遇,抢占“碳市”红利。
Q5
如果要在企业内部找个职位,除了一把手,谁更应该学习《“双碳”实战营》?
财务总监(碳交易)、生产总监(节能降碳)、采购总监(绿色采购)、技术总监(技术科研+双碳)、政府关系(GR,响应政策号召)以及大型集团可持续发展或社会责任部门管理人员。
碳中和相关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如总经理、合伙人、VP及各个部门负责人,主做新业务拓展的,需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行业创新的内部管理人员。
Q6
《“双碳”实战营》的导师是谁?
《“双碳”实战营》是郝杰老师的专项课程。郝杰老师是目前国内“双碳”领域少有的能把理论、政策、企业实践与资本市场融合起来的导师。
Q7
《“双碳”实战营》 什么时候开课? 学习费用是多少?
考虑到郝杰老师团队能接待咨询的企业有限,为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体验,首期仅招收100位同学,预计在2022年6月6日开课。
《“双碳”实战营》的学习费用是19800元/人。
点击报名按钮锁定首期名额
合作方征集
《“双碳”实战营》正在征集碳达峰、碳中和各个领域的合作方:
我们将挑选优质合作方,共同服务参与《“双碳”实战营》的学员企业与企业家。
顺便和大家预告一下,5月24日(下周二)中午12:30,郝杰老师将再次做客吴晓波频道直播间,与大家一起聊聊“碳中和目标下企业与个人的投资机会”。
欢迎你一起来听,也可以在直播间直接向郝杰老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