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规划路径,补齐中医药发展短板

2023-12-27   健康报

原标题:合理规划路径,补齐中医药发展短板

委主任视点

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标补齐中医短板,成为摆在通化卫生健康人面前的重要课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更需要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实施路径。

评论

吉林省通化市地处长白山腹地,与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四川的峨眉山并称中国“三大天然药库”。近年来,随着通化市中医药健康产业的迅猛发展,中医药的短板逐渐显现。比如,中医医疗资源配置不够优化,中医高端人才短缺,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不平衡,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有待提升等。

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标补齐中医药短板,成为摆在通化卫生健康人面前的重要课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一张蓝图绘到底”决心和勇气,更需要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实施路径。

用顶层设计引领发展。通化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中医药发展的意见》《贯彻落实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中医药服务体系“扬优强弱补短”建设、中医治未病能力建设、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中医药数字便民和综合统计体系建设等。

让中医药服务接地气。中医药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慢性病、老年病,特别是在治未病以及护航全生命周期方面有着独特效果,要让每一位百姓都能及时、便捷地获取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目前,通化市建成2个中医康复中心、4个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4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成78家中医馆,其中25家建设成为省级优秀示范中医馆;100%的乡镇卫生院、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7%的村卫生室及社会办中医诊所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这些遍布山城的中医馆,深得百姓青睐。

在人才“引、育、用”方面,多年来,通化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先后与18家国内知名医药高校院所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连续多年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举办名中医评选活动,选树学科带头人,推动名医、名科、名院建设;组织实施“通化市千名学子归巢计划”,面向国内、省内重点高校定向招聘,大力引进中医药等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发挥通化师范学院、通化医药职业健康学院等院校作用,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坚持把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主要评价内容,在高层次人才评选中探索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

推动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通化市提出,要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和传播中医药文化,把中医药文化应用于日常生活,增加其贴近性。

通化市深入开展“中医药六进活动”,组织各级中医医院中医医护人员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乡村和家庭,开展义诊、宣教活动;依托通化卫生学校建成高标准长白山中药材标本馆,展品达500余种;组建中医药科普巡讲专家团,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巡讲活动等,都取得良好效果。

通化市还大力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组织中小学生走进中医医院参加中医养生保健体验日等活动,让中医药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使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吉林省通化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王树东

编辑: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徐秉楠 王乐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2ZZKLGRV】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