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本地技法钓江北之鱼,天门河雨中探钓

2020-06-18   钓鱼之家

原标题:用本地技法钓江北之鱼,天门河雨中探钓

时值梅雨季节,降水多,各地大小河渠水位普遍上涨,近几天高温越过30度,比较稳定,出发汉江之北——天门,探探鱼情。

单行道,田野旁,一路风景尽收眼底。

河流名称不知咋称呼,天门的河,姑且唤作天门河。

水位高,水面宽,水流急,水质优。水源来自附近汉江,探探江鳊的踪迹。带来本地浮窝,窝料,采用拉饵滑钓方式作钓,看看天门江鳊的鱼口怎样。

窝杆长度7米,浮窝深度1米2,相应的钓深为0.8至1米6左右,口不太好时可适时改变钓层。手竿5米4,中尾醒目漂,线组1.2X0.8,伊豆4号刺钩。开饵:浓香型鲫鱼套餐80%,腥香型蓝鲫20%,考虑到水面有白条戏水,适当加入少量腥味,以便诱之。高温季节,忌大腥,易招杂鱼小鱼。

一般垂钓此目标鱼时,优先的准备工作便是备好窝料,固定浮窝,利用浮窝诱鱼的这段时间开饵备竿备线组等等。浮窝的作用有两点,一是诱,利用雾化后的极微小颗粒诱鱼吸食,二是控制鱼层,江鳊受温度、水情等等的影响,鱼层往往很不稳定,有了窝料的雾化区和雾化带的形成,利用其贪食的弱点将其控制在某一段泳层。当然也不能以个人意志为主随意控制浮窝深度,尚需综合考虑鱼情、水情、温度、气压、风向等等客观因素的存在。

大饵团抛竿至窝料袋下游附近,手握竿把,眼观漂尾,一刻不能懈怠。流水中的鱼口吸食快、吞口猛、吐钩迅速,一吞一吐的动作瞬间即可完成,浮漂有—点点动作时应急时扬竿。重复抛竿半小时左右后见漂尾大顿口,急打。

一尾肥硕的大白条玩弄于手掌之中,肤色无瑕疵,缘于优质的汉江水源。挂饵抛竿,数竿之后漂尾速黑漂,急打。

江鳊!时过慢长的冬春两季,似隔两年。梦里呼君千百度,梅雨季里终现身!不分江南江北,汉江乃你辈的母亲河,呵护着一路健康成长。窝料雾化时间掌握在—小时左右,由于水流速度对雾化时间有重要影响,雾化太快不经济,太慢又难于诱鱼进窝,适量加入小麦粉搅拌用以调整雾化时间长短。换好窝料后继续挂饵抛竿,数竿后漂相下顿,扬竿。

白条一尾,身型苗条,健康有活力,照收入护。东南风袭来,水面波浪不止、波光粼粼,浮漂随浪起伏不定,给观漂带来不小的难度,须小心翼翼才是。

数竿后见漂行至中程,黑漂。打,急时打,一尾江鳊飞身上岸。

似柳叶状,不同地域称呼不同,柳叶鳊,线鳊,雀鳊……缘自一宗,外型差不多。入护,继续拉饵开干。时不时来几竿小惊喜,白脸滴、红眼滴、黄尾滴、瘪肚滴,大开眼界,一饱眼福哦!

虽然风大,但人仍然感到闷热、汗流不止,似乎有变天的可能。心静自然凉,河边小垂纶,吹吹风、看看水、赏赏景,不求鱼获,只想探探鱼口,朴素之情仅此而已,不然谁愿意大热天骑车四十多公里外去找口?疯了?呆在家吹吹风、避避热,岂不凉快?垂纶君的情怀只钓鱼人最懂。

实话实说滑钓采用5米4的手竿常握于手,膀子的确有点酸痛,竹竿钓鱼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难怪如今不少的钓友嫌4米5的竿钓一天都嫌累,并且还有架竿支着。休息一会继续挂饵抛竿,行至近尾程,提逗一下,一口黑漂,打。

从下游牵至上游,头躯露出水面,只尾部在水中游弋,完全没了抵抗力,乖乖被提上岸。

几竿无口时适时改变钓层,将漂座上推20公分,钓深一点。也间歇有几口出现。

午后近2点,天色暗了下来,乌云骤现,风向转为西北风,风力加大,水面波浪由北而来,略感到一丝丝凉意。

夏天的天气,似小孩的脸,说变就变。风向变了,温度降了,凭经验无需再作钓了,收竿返程。

此次江北之行探钓成功,找到了目标鱼的踪迹。因离垂钓秋鳊的季节尚有时日,在质量和数量上当然不如人意,因夏季气候多变、水情多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鱼口,以渔获为目标宗旨而前行出钓,须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