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个视频看得人心里五味杂陈。
一个30岁的小伙子,185的大个子,博士在读,突然因为癌症去世了。
离开前,周围人都很震惊,替他感到惋惜,可他却很开心。
因为“我终于可以解脱了”。
视频来自博主@大连老湿王博文,小伙子是他的朋友,下面我们简称他为A吧。
A从小就是别人眼里的乖孩子,小学一直在年级前十,进了顶尖的高中,考上了985,毕业后读研、考博。
可没人知道,看似光鲜的他,却无时无刻不在父母的操控、压制中。
吃饭,筷子拿高拿低也要管;
买衣服鞋子,永远只能买黑白灰三个颜色。
因为物理考了77分,父亲抽了他十个大嘴巴,让他跪在走廊外面,反省了一天一夜。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为了能在家里有一点可以呼吸的空间,A不断努力,完成父母设置的目标,讨好他们。
然而得到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压、泼冷水。
“你觉得你考得挺好的呗?你不觉得你还能考得更好吗?”
“真正为了你好的人才会批评你,那些表扬你的人都是和你客套的、都是骗你的。”
他也想过反抗,想沟通,但只要他一开口,父母就开始叫苦连天。
“我天天这么辛苦,我为了谁,外人有没有一个像我对你这么好的?当父母太不容易了,到老了千万不要不管我们。”
在这样的高压下,A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窒息的。
一听到父母的声音就有应激反应,全身发抖,甚至只要一想到就心跳加速。
长年累月下,这些痛苦压抑的情绪,成了压垮他身体一根又一根的稻草。
生命的终点,A给父母写了纸条,却又烧掉。
最后只是拜托博主有机会帮他转告父母:
“爸爸妈妈,你们很爱我,但是我真的希望下辈子你们别做我的父母了,也希望你们下辈子如果还在一起的话,别生孩子了,我爱你们,我恨你们。”
说实话,听完这个故事,我既难过又开心。
难过的是,一个人得活得多压抑,才会觉得,死亡是一场解脱;
开心的是,他终于得到了自由,希望那边没有人再控制他。
但随之又陷入了无奈和无力中:
因为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中国式父母”的影子。
现实生活中,这样扎心的故事并不少见。
这些父母,大多有个共同点:
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施展着自己的控制欲,或贬低、或打压、或说教、或挖苦、或暴力。
只为了把孩子当成襁褓中的婴孩一样,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重庆一位妈妈,因为女儿坚持要去北京上大学,和自己为她规划的“留在重庆当老师”的计划,背道而驰。
于是在开学前,报停了女儿的手机,然后将她的通知书、各类证件和银行卡全部偷走。
女孩母亲偷走录取通知书后给女孩留下的纸条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饱受热议的神童张炘炀。
2岁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小学连续跳级,10岁参加高考。
可之后的剧本,却一步步走向“崩塌”。
用网友的话来说:
他们家的祖坟冒过好几次青烟,却都被张炘炀的父母急匆匆地浇灭了。
第一次是拒绝了儿子高考复读的请求,为了“抢跑”,硬生生把他推进了一所非985的大学;
第二次是反对儿子出国深造,执意要他大三后直接读研;
第三次是错过在北京买房的机会。
如今的张炘炀,已然“泯然众人”。
纵观这些荒诞事件里的父母,他们对着孩子口口声声是爱,实质上,只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或自我的延伸。
自己做不到的,让孩子替自己完成;
自己不够好的,让孩子替自己完善。
比如张炘炀的父亲,一直遗憾自己没能出人头地,结果儿子张炘炀的天赋异禀,让他看到了希望。
于是他开始满怀激情的“培养”儿子,一手掌控、包办儿子的所有事,想让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有文章开头A的父母。
一个月就挣三五千块钱,一辈子不长进,不学习,回家就躺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
却把他们所有做不到的事情,全都寄托和压到了A的身上。
然后对着他哭诉“我们养你太不容易了,我们活得太苦了”。
他们自以为用心良苦,嘴上说着“为你好”,实际上是把自己的私欲寄生在了孩子身上。
自己掌控不了自己的人生,就去控制孩子的人生,重活一回自己。
更可悲的是,抱有这种心态的父母,不管是人生经验,还是眼界格局,根本不足以支撑教育自己的孩子。
最后,埋下了一系列的悲剧而不自知。
故事的后续,博主遵从朋友A的遗愿,打电话问候他的父母时。
A的父母哭得很伤心,却一直在解释孩子读书太累,科研压力太大。
从始至终,都没有正视,或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也许有人会说,A太傻。
他直接拒绝父母的操控和道德绑架不就行了。
但其实,这都是外人的视角。
长期被父母控制的人,是很难转过这个弯儿的。
因为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他们已经被父母建立的牢笼潜移默化的驯化。
成为父母的仆人,而不是自己的主人。
以前看过一个采访,一位受访者直言,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放假。
一到放假,家里人就会问他,“你什么时候回家,做了你喜欢吃的等你”。
可能有人觉得这是父母的思念,可他听了,只觉得是令人窒息的监管。
“我已经快30岁了,至今没有出过省,连工作都在家附近,还是我强烈要求搬出来。
就这样,工作日晚上9点,必须和他们视频,周末都是属于他们的。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躯壳,没有灵魂,或许只有我死了,他们才会停止吧。”
但父母控制的又何止是孩子的身体,在强控制的养育环境下长大,人的精神也会慢慢变得匮乏贫瘠。
会习惯性地把过错往自己身上揽,不断向内攻击自我,陷入自卑、无助、抑郁崩溃中。
甚至最后走上极端的道路,去发泄心中积攒的情绪。
上海女研究生杨元元,从小在母亲的全方位的掌控下长大。
填什么志愿,找什么工作,交什么朋友母亲都要插手,甚至她到哪里上学,母亲就搬进她的宿舍与她同住。
杨元元没有私人的空间,也没有自己的时间,更别说正常的社交生活。
极度的重压与痛苦下,杨元元留下一句“我想活出我自己的样子”的遗言,决绝地在盥洗室里自缢身亡。
为人父母,一辈子都想着为孩子遮风挡雨。
可他们却从没想过,当他们强势干预孩子生活的那一刻,命运悲剧的齿轮就已经开始转动。
这种悲剧,甚至贯穿岁月,成为下代、下下代逃不出的宿命轮回。
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一个网友说她从监控看到女儿又在玩手机,回家后一怒之下把手机当着女儿的面摔了。
手机在地上四分五裂的那个瞬间,她想起了自己母亲。
“她也是这么严厉地管教我,偷看日记,翻柜子,不允许我和朋友出去玩,以至于在学校一直被孤立……我不喜欢这样,但我还是成为了她。”
网友有句评论很扎心:
“关系处不好了可以绝交,恋爱谈不好了可以分手,工作氛围不喜欢了可以辞职跳槽……唯独亲情不行。”
尤其在父母这种冠以“为你好”“别不知感恩的”的情感操控下,很多人只要一反抗,一拒绝,就陷入否定亲情的负罪感和道德风险里。
以至于明知道不是自己的错,也不愿斩断和父母的羁绊。
不可否认,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是传统意义上尽到了责任的好父母。
只是他们不懂爱的表达方式,不懂换位孩子的感受。
这也有很多时代的因素,没办法。
但十点君想告诉你的是:
他们没得选,但你有。
谁让你感到不安和不舒服就远离谁,即便是父母也可以远离或者少接触。
每个人只能肩负自己的成长,父母是,你也是。
a.拉开物理距离
不是实际的虐待才是有害的,现实中很多不成熟的父母,毫无反思能力,只是一味以肤浅、强制、情绪胁迫的方式对待孩子。
面对这样的父母,先在物理上保持合适的距离,减少交集。
b.拒绝道德绑架
成年后在能力范围内赡养父母是我们的义务,但不必因为保持距离而产生负罪感,进而自我谴责和自我惩罚。
父母与孩子各自负责自己的成长课题,只有心智不成熟的父母,才需要孩子反过来包容他们。
c.坚定自己的立场
想要摆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控制下的亲子关系必定是艰辛的。
哪怕当下那些不正确的方面依旧影响着你,也请拿出勇气说“不”。
d.完善自我
多去思考“我想要什么”“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需求。
当你足够强大,优秀到远超过他们期待的程度,他们就再也无法掌控你,你也不会因此有忤逆的负罪感。
十点君也知道,想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但你要明白,如果你还在希望父母改变,那么这也许就是你无法脱离他们操控的根本原因。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父母对我们的影响。
抱怨生气说教都没用的情况下,请一定以自己为主。
否则,当一个人情绪长期处于紧张和崩溃边缘的时候,真的很容易生病了。
最后,也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明白,
真正的爱是尊重,而非控制,是馈赠,而非索取。
点个【在看】,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你有过被父母控制的经历吗?来留言区一起讨论吧,相信你一定可以在大家的回复中获得温暖和力量。
作者 | 小嗲
编辑 | 张敬,两眼带刀混账到老。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