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了一下昨天权益基金(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基金)的“估算涨跌幅”和“实际涨跌幅”,发现“偏差”巨大。其中, 偏差大于5%的有17只。
估算涨跌幅是根据基金“12月31日持仓的股票”来估算的涨跌幅;实际涨跌幅是根据基金“4月3日持仓的股票”来计算的涨跌幅。
这说明,一季度这些基金已经大换血了。也就是说, 这17只基金几乎把原来的持仓全卖了,买入了新的股票。杀伐决断,比散户还能折腾。
估算涨跌幅和实际涨跌幅的“偏差”大于3%的有113只;“偏差”大于2%的有249只,占全部权益基金的比例为5.9%。
这说明, 一季度至少5.9%的主动基金大幅调仓了。
基金调仓了买什么?
昨天大涨的是半导体、计算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不用说了, 机构开始“抱团”TMT。
基金经理是专业的投资者,他们爆买TMT,必定是因为TMT有“过人之处”。
TMT能买吗?
不客气地说, TMT大概率是今年的“主线”之一。但现在不建议买。
一般来说,想成为“主线”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1)必要条件:基本面见底回升,机构配置低位。基本面见底了,资金就愿意配置;机构的仓位低,机构加仓的空间就大。符合这个条件,资金才有希望“持续流入”,推动股价“持续上涨”。
从2022年四季度公募基金的持仓来看,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的配置占比都不算高,符合“必要条件”。(只是注意,一季度这些行业的配置占比可能提高了。)
2)充分条件:产业趋势新变化。产业有望爆发,就能吸引大量“交易型资金”进场,引发“大幅上涨”。
目前各大企业都在集中资源攻克ChatGPT,产业革命(至少仿佛)一触即发,“充分条件”也满足了。
所以, TMT大概率是今年的“主线”,不会轻易退潮。
但是,TMT今年以来普遍涨了25%以上,并且PE大多数处于“超高估”的状态,泡沫很明显。
TMT中估值相对较低的是半导体板块,近两天也持续大涨,估值慢慢被修复。 以过去的经验看,第一波的上涨大概率接近尾声了。
这就是说,现在追TMT的话比较危险,建议等等调整。
1、四月怎么投?
很多人感觉四月份“乱糟糟”的,不知道怎么投;有必要梳理一下。 迷茫,对投资来说是最致命的。
(1)为何迷茫?
迷茫来源于“规律失效”。
一方面,目前A股的整体估值并不低,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的PE都处于合理区间;另一方面,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2.9%,说明一季度经济复苏的效果不好。
这情况下, 照A股的调性,应该回调;或者至多是“结构性行情”。
但没想到,以AI为首的TMT行业一骑绝尘,逼空式上涨;而且, 仿佛业绩越差涨幅越大。
持币观望的,把仓位调到新能源车、光伏等业绩确定的板块去“避雷”的,一下子懵了。所以,就迷茫了。
(2)TMT为何大涨?
源于“炒预期”。
TMT一季度的业绩应当很差,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了77.1%。
但是,计算机、通信板块仅回调了两天就又恢复上涨。只有一个解释: 投资者是以“更长维度”的预期来投资TMT的。
一方面,勇哥为投资者终于变得“有耐心”而惊喜;另一方面,又觉得怪怪的。理性想想, ChatGPT的确定性真有那么高吗?暴涨的公司未来真的会有业绩支撑吗?都是未知数。
所以,TMT大涨,看似是根据“长期预期”做投资,实则是因为“投机”。 大部分人根本没指望赚TMT行业“长期业绩”的钱,都在预期有“更傻的人”接盘,所以现在一往无前地买。
(3)怎么投?
老实说,现在投TMT我有点虚。
因为目前TMT是一个单纯的“博傻”游戏,涨幅取决于“群体乐观情绪的上限”,这个赌性比较重。
但是投其它的呢? 短期来看,选择空间并不多。
新能源车板块受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跌不休的影响,光伏受硅料价格下跌的影响,只要碳酸锂、硅料的价格不企稳,这两个板块难言见底。
目前CPI很低,消费板块短期的空间不大。医药的某些细分板块依然受集采的压制,何时全面复苏有待观察。
认真思索再三,对四月份有三个建议。
1)持币观望。目前我依然维持四月份“结构性行情”的观点,只是目前来看行情在TMT这里;参与的风险比较大,所以建议观望。
2)配置TMT的窗口预计在4月中旬。4月15日,一季报的预披露完毕(深市强制披露),到时该爆的雷都爆完了,才算到了真正“利空出尽”的时候;那时配置TMT的确定性相对高一些。
3)长期不用的闲钱,可以逢低配一些新能源基金。目前热度都在TMT这儿,行情比较极端,就意味着“冷门板块”被低估。可以确定, 一旦电池级碳酸锂、硅料的价格企稳,新能源车、光伏板块大概率涨。所以说,如果有长期不用的闲钱,可以伏击。
2、关于投资心态
人是寻找规律的动物。一旦现实无规律可循,人就会本能地迷茫、自我怀疑、进而被利用。
今年TMT为什么持续大涨?本质就是因为 “规律被打破了”,陷入自我怀疑的投资者不断“割自己的肉、替别人接盘”;专业的基金经理也不例外。
3月之前,大部分人都有一个“投资计划表”,比如一月份炒消费复苏,投消费;二月份炒基建托底,买基建;三月份伏击新能源,因为业绩确定……结果到了3月,消费、基建、新能源全没了,就剩TMT一枝独秀;很多人的计划被打乱了,原本伏击新能源的被套,消费没及时跑的也回调。
于是,眼看TMT每日创新高,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AI时代真的要来了?是不是新能源不行了?是不是现在不上TMT的车就会错过“时代的红利”?并且, 在持续亏损的影响下,“自我怀疑”之感越来越强烈,对TMT的信仰不断增强;最后纷纷卖新能源、医药,追TMT。殊不知,正是他们的“低抛高吸”行为,才助长了TMT的持续上涨。
可以预见,当他们全部跑去接盘TMT,没了增量资金,或许TMT就回调了;然后,他们曾经抛弃的新能源、医药等可能又能又转而上涨。
迷茫的人,终将两头挨打。
如需看大盘及赛道估值,请看第二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