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夏Wayne@bigfun社区
“神,也是人,只是他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情,才成为神。”
2005年,集结了周董、冠希哥等众多大咖的漫改电影《头文字D》上映,从此成为无数年轻人“逮虾户”的启蒙作。而就在昨天,B站放映厅上架了这部各种意义上的神作,短短12个小时观看量就突破160万!
果然大家都是来看拓海……
不过说真的,抛开NTR剧情不说,赛车题材本身就很有魅力:引擎的轰鸣,轮胎的呐喊,泄压阀的咆哮,刹车片的嘶吼……无数种展示工业最高成就的声音,因为人类的智慧而交汇在一点——哦,我的天哪,赛车简直是这世上最美妙的交响曲!
当然了,现实里我们一般人最好别学人家赛车,要不“今天斗气车,明天奈何桥”了解一下?不过好在,至少我们还能通过虚拟的游戏世界,近距离感受赛车的魅力!
“昨晚,我在秋名山输给了一辆AE86,他用惯性漂移过弯,他的车很快,而且会利用排水渠加速,我没有看清车牌,只看到有个豆腐店的招牌。”
讲道理的话,平时我们开车规规矩矩的也就算了,玩游戏的时候干嘛还要循规蹈矩?没有“逮虾户”的赛车是没得灵魂的!所以,什么游戏能让玩家放飞自我随意“逮虾户”呢?《跑跑卡丁车》和《QQ飞车》应该能算一个。
严格来说,不论跑跑还是Q飞,二者从早年间的端游再到现在的手游,其道具赛的玩法基本上可以说与任天堂的《马里奥赛车》系列别无二致——但是,必须要说但是,我作为一名赛车游戏的老司机还是的承认,Q飞和跑跑的漂移体验真是相当不错。
因为和很多同类游戏相比,诞生于《头文字D》电影大火那个时间段的Q飞和跑跑,为了吸引电影粉丝专门强化了这部分的体验。这一点,连被视作PC平台头牌的《极品飞车》系列都不太行,键盘漂移你还不敢减速?分分钟送你上墙。
而到了手游时代,这种体验则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只需要掌握好正确的时机,外加一些练习培养手感,就算是现实里没有摸过车的小白,也能化身秋名山的AE86,体验漂移过弯的快乐。
不过话又说回来,《跑跑卡丁车》和《QQ飞车》也只能算同类题材的入门级作品,真想享受更专业的赛车,咱们还得去试试别的游戏。
“十九年前,群马县最快的秋名山藤原文太,可能是日本第一个世界冠军。可惜,你十九年前选择了结婚,跑去卖豆腐。有时候一个选择可以改变人的一生,飙车如是,做人如是。但有时候真的很难以预料,比如你做梦也想不到你老婆会离开你。”
在《头文字D》当中,堪称“逮虾户神话”的拓海老爹藤原文太,简直就是唯一真神般的存在。凭借未尝败绩的传奇经历,让他在赛车手当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奇。此人平日历寡言少语,唯二的特点就是喜欢在嘴里叼着根烟,以及仿佛闭着眼一样的小眼睛——
果然眯眯眼都是怪物啊!
可能你们不知道,成为赛车手中的传奇是什么概念,我们一般只会用两个字来形容这种人:车神。我经常说一句话,当年藤原文太能在群马县写下自己的不败传奇,我们在游戏里建立自己的丰功伟业不是问题。那么既然说到这,就不能不提到《极品飞车》系列了。
作为赛车游戏的丰碑之一,《极品飞车》从7代“地下狂飙”开始,尝试加入剧情或生涯模式,允许键盘车神们在游戏里尝试写下自己的赛道传奇。而后来的销量和口碑也用事实证明,这一革命性的举措,确实非常受玩家们的认可。
相比过去只是干巴巴地赛车,加入养成元素的《极品飞车》变的更具代入感,就算是某几部没有剧情,我们也可以通过生涯模式,见证自己从一个小混混或是落魄车手,通过赢下街头飙车赛或是金主举办的大型赛事,最终一步步登上赛道顶峰,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带感的事情。
“你这台GTR的马力很大,不过车头很重,秋名山那么多急弯,你每次入弯都推头,尤其是最后那***卡弯,每次都拿不准最好路线,除非你能克服这个问题,否则你跑不过我的FC。”
家里有钱脑子还好用的高桥凉介,擅长通过各种高科技水段来调教自己的爱车。当然了,一个不会改车的赛车手,你也敢说自己喜欢开车?但要论这一点,作为微软的超一线赛车大作,《极限竞速:地平线》就是改车界的豪杰。
发动机、底盘、传动、轮胎、空气阻力、弹簧、刹车……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只有手里有足够的票子(指游戏币)就行。当然我个人的建议是,虽然地平线的自由度比较高,但最好还是别自己瞎鸡儿改,老老实实找个大神的改车方案是最稳妥的办法
除了改车之外,游戏的玩法也比较自由。以最新作《地平线4》为例,我们可以参加遍布英国各地的官方赛事,也可以参加一些地下竞速赛或奇怪的比赛,甚至还能在英伦三岛自由驰骋。
值得一提的是,地平线4在微软的技术力加持下,有着碾压其他全部赛车游戏的恐怖画质,有玩家干脆表示:这游戏的每一帧都能直接截图拿来做壁纸……话不多说,各位读者可以看图感受一下:
试想一下,开着你的爱车,打开播放器来一曲周董的《一路向北》,在不列颠的夕阳下任由引擎轰鸣,这岂不是人时间最美妙的事情?
“千万不要有和别人斗的心,你要赢的是你自己。”
好吧,这句台词听着很装逼,但赛车场上有时候还真的确实如此。因为当你历经千辛万苦踏上巅峰,终于一览众山小之后,所要挑战的也只有曾经的自己了。就比如,出身于赛车世家,曾蝉联WRC车手榜第一,已故传奇科林·斯蒂勒·麦克雷(Colin Steele McRae,1968年8月5日-2007年9月15日),就是这样的典范。
作为世界三大汽车比赛之一,与F1齐名的顶级赛事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对于车手们的考验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雨林、泥泞、雪地、沙漠、山路……近乎残酷的地形,让不少车手只能敬而远之。
哦对了,沈腾主演的电影《飞驰人生》所讲的就是拉力赛,而导演韩寒在国内更是该领域当中的王者段位。不过,虽然拉力赛如此的残酷且充满挑战性,放到游戏里确实多少有些乏味,但好在我们还能通过《尘埃》系列感受这一赛事的魅力。
相比能让对手吃自己尾气的极品飞车和地平线系列,头一次玩《尘埃》系列正作的玩家可能会有点无厘头:为什么车手们还要排队轮流出发?为什么我全程都看不到对手?为什么身边会有个话痨(领航员)在一直BB?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的漂移?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可这恰恰是这一赛事的魅力。
在拉力赛当中中,你所面对的真正对手,其实正是自己和大自然。因为不夸张的说,每年能跑完全程的车手其实都寥寥无几。事实上,拉力赛当中的绝大多数参赛者,都因为迷路、故障、车祸等多种原因导致中途退赛。
而这也是拉力赛收视率虽然一直不如其他赛事,但参与者依然乐此不疲的原因。不过说真的,《头文字D》里那些车手如果来跑拉力赛,就算是巅峰期的藤原文太能不能跑完全程,我们都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我要买GTR!”
“我帮你买辆奔驰!”
“我要买GTR!”
“昨晚你差点死掉!”
“我要开GTR我会撞?”
“你要开GTR你早死了!”
当然了,对于更多的玩家来说,玩赛车游戏的初衷都是为了能爽,或是希望能复刻藤原拓海的排水渠过往——那么《GT赛车》系列,应该可以满足各位的需求。
相比上面我们洋洋洒洒说的那么多游戏,《GT赛车》的核心理念就三个字:“真实+爽”!什么改车、天气、地形,虽然游戏里都有,可基本都是添头。换句话说,哪怕你懒得去改车,只要稍加练习都能让对手望尘莫及(前提是你不去玩多人模式)。
在《GT赛车》里,面对街头飙车、专业赛道,以及挑战极限的拉力赛,你只需一脚油门踩到底,让赛车在引擎和惯性的驱动下,酣畅淋漓的“逮虾户”过弯就完事了!哦对了,这一系列还有个特点,有技巧的撞车还能帮助自己拿下胜利……你能想象在《尘埃》中玩碰碰车吗……
而在最新一代《GTS》中,虽然他们同FIA(国际汽车联合会)实现了深度合作,也引入了近乎真实的物理引擎——然而,除了与FIA合作的两大专业赛事外,《GTS》还有生涯模式、街机模式、挑战模式等多种玩法,所以不用担心爱好不羁的自己会受不了专业的限制。
好玩的赛车游戏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马里奥赛车》系列、《赛车计划》系列、《飙酷车神》系列、《特技摩托》、《F1》系列等等在内,都是值得各位尝试体验的精品之作。但考虑到受限于篇幅,我才针对不同平台和不同兴趣的玩家,挑选了这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游戏,以供各位参考。
但总而言之,逮虾户之魂永不熄灭——诸君,我就是喜欢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