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头像关注‘3空间’,获取品质装修秘籍~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夫妻俩带着两个小女儿,他们的新家位于台湾高雄,是一套110㎡的四居室。
男主人曾留学纽约,很喜欢纽约风格的裸砖墙建筑,而女主人爱好烘焙,希望有宽敞明亮的厨房空间,小女儿们则需要一间好玩的儿童房;另外,一家四口的共同兴趣是阅读,家中藏书丰富,因此希望新家里有一面书墙,作为全家共享的亲子空间……
户型改造
原始格局是四居室,空间分隔多,公共空间采光不足,孩子们的活动空间比较局促。设计师与屋主多次讨论后,几乎将非承重墙全部拆除,重新规划了室内格局和动线:
- 将拥有大阳台的主卧和主卫改为客餐厨;
- 原客厅改为主卧;
- 将原书房与次卧合并改为儿童房;
- 将另一间次卧的部分空间并入次卫,改为干湿分离卫生间;
- 原厨房改为衣帽间;
- 新增一个马桶间。
玄关,墙面是土壤色调水泥基底,地面以人字纹铺贴复古风灰黑色地砖,正对门口放了一个拙朴的抽屉柜,搭配绿植、挂毯、陶器摆件,营造出质朴温暖的怀旧气息。右侧是结合鞋柜的整面收纳柜,为方便存放婴儿车,特意做成60公分进深。
衣帽间,原厨房与生活阳台相通,改为衣帽间之后可集中收纳全家衣物,洗衣区安排在生活阳台,让洗晒、收纳衣物的动线更为方便。衣帽间的门扇下特意为猫咪留了小门,方便猫咪自由进出。
格局变化之后玄关和走廊区域采光不足,因此主卧和儿童房都采用玻璃门扇,让光线能穿透进来。
从走廊看向客餐厅,这是屋主每天回家换鞋走上廊道之后看到的第一个场景,温馨的家庭照片墙默默地传达着“欢迎回家”的心情~
客厅,舍弃了大沙发的配置,用单人沙发和实木椅代替,留出足够空旷的空间给孩子们。窗下设置一排矮矮的收纳柜,也可以作为飘窗使用。
平时屋主陪伴女儿们都是席地而坐,订做的实木椅高矮不一,也可以当小茶几。
窗下的收纳柜也可以作为孩子们的阅读桌使用。
客厅的一面墙设计成整面书柜,大容量的开放式设计,即使摆满书籍也不显拥挤。丰富的藏书是整个空间里最吸睛的装饰,书柜下方的小门通向儿童房。
书柜的主体是大花纹理夹板,搭配黑色金属隔板,整体呈现原木质地,与客厅木地板、窗边收纳柜形成统一的色调。
巧妙安插在书架中的粉色货柜门将客厅与儿童房连通,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有趣动线,让整个家都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场。看似金属质地的货柜门其实是采用木板烤漆制成,减轻了重量,小朋友使用时更安全也更轻松。
粉红门扇的设计中融入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寓意着只有变成小孩才可以进入的神秘探险乐园~
儿童房,主体是一个融合了床铺、树屋、滑梯的多功能上下铺,既是床铺,也是游乐设施,粉嫩的马卡龙配色和圆润的线条让整个设施童趣盎然。
为了安全起见,床铺安排在下方,整个游乐设施靠墙设置,留出中间的活动空间。屋子里除了地毯、坐垫,几乎没有别的家具,让孩子们的活动空间更为自由宽敞。
儿童房的空间照明以自然光线和温和的灯光为主,白天通过卷帘调节光线,防止过度曝晒,晚上则用彩色吸顶灯作为主要照明,造型壁灯作为辅光。
厨房,加入了男主人喜欢的复古裸砖墙要素,中岛下方是特意做旧的木质抽屉柜,搭配线条简洁的深灰色橱柜,交织出摩登又复古的气息。
厨房中岛既是操作台面也是餐桌,还拥有收纳功能,面向厨房的抽屉柜主要收纳餐具,面向客厅的抽屉柜则收纳客厅的小件物品。男主人偶尔在家办公时,就在中岛区办公,顺便可以看护孩子。
屋主选家具的宗旨是“贵精不贵多”,餐椅是特意从“间作设计”订制的,黑色铁件线条搭配温润的木质椅面,椅脚用黄铜包裹,演绎出刚中带柔的效果。
主卧,原客厅带一个小小的弧形阳台,改为主卧后将通往阳台的垭口改为圆拱砖墙,搭配白色纱幔,演绎出复古的欧式风情。
主卧墙面采用水泥基底加特殊涂料做出仿旧效果,与红砖墙、黄铜壁灯搭配出沉淀之后的岁月感。
卫生间改造扩容后,形成干湿分离的格局。洗面台区用收纳柜+可旋转镜架代替镜柜,提升卫浴区收纳空间。淋浴区大面积使用黑色墙砖,与洗面台相呼应,搭配水泥基底墙面、仿旧纹理地砖,点缀出独特的个性卫浴区。
(案例来源:HAO Design)
更多问题请猛击评论回复,或关注‘3空间’年轻人的品质装修专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xOHsG4BMH2_cNUg5Bk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