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静零距离讯(通讯员:何学林 敖云其米克)近年来,经常听到基层干部抱怨:会多、报表多、检查多、任务多,天天像是“灭火”一样,这里“熄”了,那里又“燃”起来了,而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却少了。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对整治文山会海、解决“留痕主义”的问题提出了硬要求,硬措施。结合实际,和静县出台了县级层面的“基层减负”具体措施,按照“减文件会议、减督查考核、减信息简报、减数据台账、减微信群”的“五减”法,“加学习、加责任落实、加服务群众、加巡察监督、加执纪问责”的“五加”法,逐项制定减负任务,真正做到为基层松绑减负,做好松绑减负“加减法”。
力戒“形式官僚主义”,做好基层减负“减法”。针对《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20条措施》,和静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动担当,一是做好文件会议的“减法”。大幅精减文件数量,各类文件、会议同比减少30%-50%,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格,严格控制文件字数,督促乡镇、部门和村级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使基层干部从开长会、听报告、转文件等工作中解放出来。二是做好督查考核的“减法”。将全县各类检查考核内容缩减90%,合并为2项,撤销县委群众工作督导组,把督促检查纳入纪委党风政风常态化监督检查,确保对乡镇、县直部门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同比减少一半以上。县直部门对乡镇的检查实行报批制度。三是精简信息简报,将每月需要报送的信息简报缩减50%,停发“访惠聚”驻村工作信息,取消信息简报考核工作。四是做好数据台账的“减法”。创新工作方式,充分运用电子政务、手机APP、大数据平台等方式,用“电子”代替“纸质”,各类问题整改以整改清单形式报送整改进度,不再行文报送,降低部分台账报送频次,由每日报送改为每周一报,各类手册的填写不再作硬性要求。五是做好政务工作群的“减法”。对各部门各单位面向基层建立的政务APP、微信群、QQ群进行摸排,按照每一类型每个单位只保留一个的原则,督促相关部门单位对超出部分进行清理。通过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会议通报等形式,狠抓整改落实。
激发干部内生动力,做好基层减负“加法” 。在基层减负工作中,既要做减法减轻基层干部负担,也要做加法,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服务群众上下功夫。一是在提高认识上做“加法”。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正确政绩观,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二是在压实责任上做“加法”。改进工作评价方式,更加看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不以签订“责任状”,变相向基层推卸责任、转嫁压力。对照《20条措施》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列出突出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狠抓问题整改。三是在服务群众上做“加法”。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五减一优化”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模式,围绕为人民排忧解难,推动更多事项实现“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四是在巡察监督上做“加法”。县委第六轮巡察将贯彻落实《20条措施》纳入巡察监督内容,对发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落实。同时,加强与组织、信访、农经等部门信息互通,优化整合各专项领域信息资源,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环节和重点领域开展巡察,把真实情况摸清楚,避免搞痕迹主义。五是在执纪问责上做“加法”。组织3个重点工作监督检查组通过个别谈话、调阅材料等方式,跟踪了解为基层减负的责任是否落实、措施是否有效、基层是否满意。对落实“基层减负年”要求喊口号、装样子、搞变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不力、屡教不改,问题依然突出的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严格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
和静县做实做细“基层减负”工作,减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的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目前,全县党员干部“轻装上阵、安心工作”,回归到服务基层的本职当中,有更加充裕的时间为群众解决困难了。
1
终审:秦龙
审核:齐加富
编辑:尹可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热线电话:0996-5022147
实时资讯 新闻热点 美食美景 风土人情
尽在和静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