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喷布的江湖:生产商、掮客、投机者,谁是最大的赢家?

2020-04-15   化纤邦

2020年刚刚到来时,没几个人知道什么是熔喷布,但仅仅在三个月后,它就成了最炙手可热的生意。


一、

一切都供不应求



口罩并不是“三层纸”那么简单。


首先,要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必须办理三个证书——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和食药监局颁发的许可证,而且要生产口罩,首先就得有一个无菌生产车间,而且,得有机器吧。


正是因为终端(口罩)市场的疯狂,原料(熔喷布)市场也开始变得奇幻。



综合媒体报道,过去的三个月,熔喷布的吨单价从2万元吨最高涨到了65万元,之后,又从65万元降到15万元,现在又从15万元反弹回50万元左右,波动程度比股市更惊心动魄。


二、

一切都围绕着钱


在去年,熔喷布的价格大概是2万元一吨,2月初,这个价格已经涨到了8万,2月中旬,熔喷布市价在26万左右,3月比较疯狂,最高时到了65万一吨,日常稳定在35万-45万之间。


一本万利,是生产端的福报。更可怕的,则是流通端的“无本万利”。


没有现货,炒提货券,价格波动剧烈,熔喷布的火热买卖,像极了期货市场,它当然也是高杠杆的——以如今熔喷布的价格,想要参与其中,必须要筹备大量的现金,才有底气,才有胆量。


三、

这个行业行将崩断


实际上,这个行业的风险就在眼前——时间进入4月后,环境正在悄然变化。


3月2日,国家发改委就宣布,中国口罩日产能、日产量连续快速增长,双双突破1亿只。国内的口罩慌已得到缓解,身价涨了数十倍的口罩,价格已经回落。如今,国内的疫情已经被有效控制,疯狂上马的口罩生产商只能紧盯着情况严重的国外。


但是,国外的需求跟国内并不相同。国外用户需求的口罩,大多是可以多次使用的N95、K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并不受欢迎。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提高标准。


据媒体报道,就从4月10日开始,有19个起医疗物资列入出口法检名单,其中最大宗的,就是口罩。


这一切都意味着消费端的紧缩。而在生产端,乱象也在渐渐被梳理。


除此之外,大厂的入局,也会让行业渐渐趋于正常。


作为国内最大的医卫原料供应商,中国石化在口罩产业链中原本是最上游聚丙烯原料的生产者。疫情发生后,为保障中游熔喷布价格稳定和下游口罩产品供应,中国石化按照国资委要求,决定全面介入熔喷料、熔喷布和口罩生产,打通口罩生产全产业链。


另外,还有新材料的出现,根据浙江日报消息,宁波有家企业已经研发出了喷布替代品。多方发力之下,现有的熔喷布买卖也将像口罩产业一样趋于平稳。这本就是经济规律使然,就像那句话说的,“当家门口的大爷大妈都知道炒股赚钱时,牛市也就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