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非常重要,它包含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5项保险。它能够对于我们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给予一定的保险待遇。比如说,养老保险,只要缴费超过国家规定年限,就能够确保我们到达退休年龄后每月领取养老金待遇。医疗保险,能够让我们享受住院报销待遇,用较少的钱治好病。
可是在社保缴费中,我们存在多种缴费基数的问题。有的人是最低缴费基数60%,有的人是100%基数。这两种缴费方式会有什么差距呢?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只能缴养老和医疗保险,让我们从这两种保险的角度比较。
在养老保险缴费的时候,那实际上还要分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和企业职工缴费。
企业职工只需要承担缴费基数的8%,灵活就业人员则需要承担全部的社保缴费部分,一般缴费比例是20%。
(一)企业职工缴费。对于企业职工来讲,由于记录个人账户的钱数恰好是8%。也就是说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退休时会产生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基数自然越高越好。个人账户部分不会亏本,万一没有领取完就去世,可以继承。
伴随着个人缴费基数的提升,企业的缴费基数也会提升,这样也能够提升基础养老金的待遇水平。所以,企业职工缴费基数越高越好。
(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是20%比例缴费,进入个人账户的只有8%,剩余的60%进入统筹账户,才可以享受未来的基础养老金。所以,相对而言灵活就业人员如果去世较早,可能会亏本。
另外,较高缴费基数缴费,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基础养老金激励性不足。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如果用通俗的话讲,实际上按照60%基数缴费,每年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按照100%的基数缴费,每年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基数缴费和100%基数缴费,缴费钱数比例是3:5,但是退休待遇却是4:5,很明显低基数缴费性价比更高。
医疗保险实际上也分为企业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两部分。
(一)企业职工医保。职工本人跟养老保险一样,也需要承担缴费基数的2%,作为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但是,职工医保有个人账户待遇,个人缴纳的部分会全部返还到个人账户中,用于个人买药消费或者住院挂号使用。一般谁还不得个病呀?而且,医保个人账户管理并不严格,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给孩子、家人买药使用。
除了个人缴费部分返还给个人账户以外,一起返还的还有企业缴纳的统筹一部分。但是这一部分比例,各地根据医保基金的收支情况不同而不同。比如说深圳市45周岁以下医保个人账户返还比例是缴费基数的5%(包含个人2%),45岁以上返还5.6%。
关于企业职工医保很明显,还是缴费基数越高越好。
(二)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讲,自己也需要承担全部的医疗保险费。这种情况下,会有大笔的钱纳入统筹账户使用了。住院报销比例并不会因为我们缴费基数高而提升,因此有些地区为了照顾灵活就业人员,甚至专门为灵活就业人员设置了医保缴费钱数。比如南京市2019年职工医保缴费钱数是340元每月,不跟养老缴费基数挂钩。
未来随着养老保险跟医疗保险管理上的分离,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完善,相关缴费基数的分开应当会纳入议程的。
综合起来看,尽管企业职工社保是强制的,但是这种保险明显是缴费基数越高越划算。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按照60%基数缴费,性价比肯定比100%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