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老师们解决在英语课堂使用读物开展教学时遇到的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在4月9日举办了围绕“读物阅读与主教材融合的教学研究”的“悦教大讲堂”教师发展系列研修公益讲座。
考虑到一些老师因为时间的问题,没有观看直播,同时也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掌握此次研修的精华,小编特意整理了研修笔记,划出了讲座重点,分享给爱学习的大家。快快拿好笔记本,带走课程干货吧!
PS.需要观看研修回放的老师,请登录悦教大讲堂http://www.literacychina.com/
融合阅读教学内容提要
1、基本理念:
- 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
- 主教材等定义
- 融合教学的意义
- 困难和困惑
2、课内融合:
- 深度融合:以丽声北极星与人教版融合为例(小学)
- 阳光英语、多维阅读案例(中学)
3、课外(扩展阅读):
泛读、持续默读、阅读打卡
-01-
基本理念
Q1:核心素养是什么?
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课程内容六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Q2:如何实现/培养核心素养?
Try 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新课标的阐释,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
这一过程即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Q3:主教材与课外阅读的结合
当遇到课时问题时,建议以主教材为主,扩充阅读为辅。
- 主教材定义:
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资源,它具备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等诸多优势(廖荣莲,2016)。
教材的不足包括在篇章布局上,教材不包含完整的书本信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本概念(王蔷,2017);在内容设计上,脱离真实情境,语料比较单薄、不够丰富,或者情境和主要人物比较单调,画面设计比较呆板、不够活泼,板块内容比较零散、不够有序等(王蔷,2017;张丽红,2018)。
- 绘本定义:
绘本(Picture Books),是以“图”和“文”共同演绎故事的读物(陈晖,2006),能够通过丰富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叙述来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情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激发想象力。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程晓堂,2015)。
更重要的是,绘本是文化和历史的记录,它能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体验(Bader,1978),帮助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及学习能力(王蔷,2017)。绘本阅读教学则是以绘本为主要载体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的一种方法途径。
- (课外)读物定义:
未收纳教材内,教材之外使用,用于泛读课/课外指导性阅读/自主(兴趣)阅读。
按照内容改写程度:分级读物、简易读物 vs 原著
按照图文比例:绘本、插图版读物、全文字书
按照体裁:文学读本、科普读物、流行读物、新闻报刊等
按照外语、母语收录:纯外语版、英语加母语版(翻译附录/左右版)
- 绘本(读物)教学与主教材的融合:
是指教师在国家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学情特点,采取基于话题、内容或者语言交叉和融合进行的教学方式。
- 国内绘本与主教材融合的研究现状:
自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热烈欢迎,不少教师都试着在英语课堂中补充绘本教学。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一些问题,如绘本内容脱离教材、占用课时、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李贤艳,2018)。
于是,各一线教师纷纷提出了绘本与主教材融合的教学模式,这些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进行了探究,但是许多教师由于所处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不同,发现在实际的融合教学中依然存在困难,如:
- 以什么为主要依据来选择绘本,选择什么样的绘本与教材融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绘本(毕玲,2018)
- 如何实现主教材与绘本很好的对接,利用合理的绘本资源,在规范、科学的引导下实现绘本与主教材融合的课程化等(戈向红,2017)
Q4:绘本(读物)如何与教学融合?
1. 阅读课
课题、校本课程、图书馆阅读课、英语活动课、reading club
2. 课堂内容融合
北极星+教材
课堂:理解/交流层次
3. 持续默读 5-7min
课前、早读、午读
4.Home reading
阅读打卡计划、阅读竞赛等、带动家长一起阅读
Q5:什么材料(读物/绘本)适合融合?
-02-
融合途径
融合途径以课例和案例讲解为主,钱老师对课例的讲解非常详细,建议老师们登录悦教大讲堂观看视频回放。
融合途径1:绘本与教材“无缝对接”(深度融合)
以陆勤芳老师课例为案例
案例中用到的教材为:PEP(三起)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
案例中用到的绘本为:《丽声北极星绘本Are you lost, Zo》
思考问题:基于话题和语言的绘本与教材深度融合教学,e.g.“北极星”(小学阶段)
1. 关注融合中的“主”、“次”关系:
语篇类型:对话+故事、对话+百科、教材简短故事+长故事、不同文本的人物多(杂)
主题融合度:比较、对比
话题融合容易入手:同样话题容易融合,不同故事/内容,多个读本
阅读层次: 精读+精读, 精读+泛读,精读+ 完全自主阅读,或者逐步过渡
语言技能重点:读-听-说、读-听-写、读-写(中高年级)
语言知识:词汇如何处理、主教材中的词汇,是否在绘本中复现、应用、绘本中的词汇需要处理到什么层次,识记、使用(分是否核心词汇,3-7个足够)
2. 教材与绘本各自的目标与活动层次:
都在学习理解层次,还是要有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以二者结合,还是绘本内容为主?建议老师们自己探索,因地制宜
3. 如何确认教学方式和效果?
“教-学-评” 一体化,需要“研”,可以实际教学效果为依据,观察学案、课堂活动完成情况;也可以并进行小调查,收集evidence(如课堂录像、问卷调查、学生访谈), 不断尝试与探究。
融合途径2:零课时,微课指导(“无师课堂)
融合途径3:持续默读SSR(课堂/课前)
融合途径4:课外阅读-阅读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