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慧
图/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春节,对于有些人来说,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提到归家,就会满怀期待。
而对于有些人来说,春节是和“催婚”绕不开的,回家后,不可避免地会面对父母以及身边长辈的关怀,一想到又要被催婚,都不愿意回家了。
有的人还没有回到家,就已经被父母安排了好几场相亲。原本是想要趁着春节假期好好休息,却还得应付相亲的场面。
提到催婚二字,很多年轻人都很有感触,到了一定的年纪,如果还没有对象,都会受到父母的催促。
年轻一点的时候怕孩子早恋,想方设法阻拦,到了年纪生怕孩子不恋爱,怕他们剩下。
其实父母希望孩子们成家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年轻人却越来越抵触父母催婚了,究其原因,无外乎这些。
大部分父母,之所以催婚都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早点安家,希望身边能够有一个陪伴的人,可以彼此照顾。
一个人的时候,父母总是会很不放心,安下家来,多少会放心一点。
但是有些父母,他们之所以催婚,就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根本不管孩子们是否幸福。
父母之间其实也在互相攀比,到了退休的年纪,父母攀比的内容自然就是围绕着孩子。比孩子的工作,比孩子是否成家,比女婿,比孙子的成绩。
你没有成家,父母自然插不上话,难免会遇到一些多事之人的指指点点。
对于有些父母来说,这就有损他们的面子,你不结婚,让他们在别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成为别人指点的谈资,自然而然就会把矛头对向你,巴不得你立马找一个对象,赶快结婚。
至于这个人是谁,你喜欢不喜欢,幸福不幸福,根本不在乎,只要不给他们丢脸就行。
很少有父母,催婚的方式是心平气和,大部分人催婚都夹杂着埋怨,甚至攻击。
埋怨你一天不出门,就只知道窝在家里,这样能找上对象?
埋怨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谈恋爱,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攻击你工作不行,性格不好,就连婚姻大事都得父母操心。
攻击你干啥都干不成,就你这样的谁能看得上你?一天就是给人丢人现眼。
每一次催婚就意味着会发生一场争吵,面对父母喋喋不休的抱怨和攻击,年轻人心里难免会觉得委屈和压抑。
原本家里应该是温暖的地方,但是只要谈及结婚这件事,就会是一场硝烟。
沟通不畅,一催婚就吵架,这也是很多人抗拒的原因。
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独立自主,有自我意识,根本不愿意受到束缚。
尤其是对待爱情这件事,更加有自己的想法,信奉顺其自然,相信缘分,不愿意被催促。
家长们总是觉得年轻人心里没谱,其实他们心里门清,知道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事情,到了年纪,看着身边的人谈婚论嫁,心里也会有点羡慕,有点着急。
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城市的人,到了30岁的年纪,即使父母不催,心里也会急。
只不过缘分未到,遇不到喜欢的人,所以才保持单身。表面上看着不痛不痒,心里什么都清楚。
面对父母的催促,心里会很烦躁,毕竟感情这件事,不是着急就会来的。
缘分到了自然爱情就来了,缘分未到,催也没用,这是他们的真实心理。
归根结底,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两代人对于婚姻的想法不同,相互不理解。
对于父母他们那一代人来说,婚姻不过就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和谁结婚都一样。
什么爱不爱的,都太虚无缥缈,只要这个人没有不良嗜好,是个踏实过日子的人就可以。
他们最常说的话就是“差不多就行了”,觉得没有感情可以培养,婚姻也就是那回事,一辈子缝缝补补也就过来了。
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婚姻是绝对不能凑合的,根本不能有差不多的心态,与其凑合,不如自己一个人。
婚姻一定要有爱,一定要找一个互相喜欢的,可以聊得来的,灵魂能够共振的人,才愿意交付出自己的一生。
父母觉得遇到一个条件不错的人结婚就可以,年轻人却看不上,双方势必会发生矛盾。
年轻人抵触父母催婚,无外乎以上这些原因。
站在双方的立场上都没有错,只是因为想法不同罢了。
希望父母能够对年轻人多一点理解,并不是他们不想结婚,而是因为没有遇到那个对的人。别一直催促,婚姻之事,含糊不得。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如心态宽一点,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也希望年轻人能够理解父母希望孩子成家的心理,别总是对抗。
彼此多一些理解,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