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7年首次发射Sputnik 1卫星以来,太空通信近70年一直依赖无线电波将数据传输回地球,但无线电技术已逐渐达到极限,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激光通信技术。近日,西澳大学TeraNet光学地面站成功接收来自德国低轨卫星的激光信号,可能使通信带宽增加1,000倍,为创建下一代高速太空通信网络踏出关键一步。
太空探索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但传统无线电传输逐渐无法应对来自不断增长的数据量,因此,每秒能在低轨卫星与地球接收端传输数千GB数据的激光通信,正成为太空无线电通信技术瓶颈的解决方法,特别是未来应用在深空飞船、月球基地。
虽然太空激光通信也有一些对手──云、雨会阻挡信号,但西澳大学开发的TeraNet激光地面站以独特网络设计连接3个地面站以应对这项挑战,当某个地点出现多云天气,卫星可以简单切换到另一个天气晴朗的站点下载数据,从而保持通信顺畅,也就是说站点多样性是克服激光通信限制的最佳方式。
有趣的是,第三个TeraNet地面站并非固定某处,而是置于一辆定制化吉普车上,它能到处移动以快速部署任何急需高速太空网络的地方,可能成为自然灾害后通信中断地区的救星。
而专注于测试高速太空通信的TeraNet地面站近日也达到重要里程碑,成功接收德国航空太空中心(DLR)低轨卫星OSIRISv1的激光信号,这一发展有可能使太空和地球之间的通信带宽增加1,000倍。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