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号,考古博主“听泉鉴宝”被央视2套点名学历作假!
部分网友发现其账号早前曾显示“北京大学”标签,一些北大考古学院的校友公开表示查无此人。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质疑,听泉鉴宝迅速回应:“我从未说过自己是北大的!”
这波回应却未平息风波,反而引发了更多讨论——到底是网友在上纲上线,还是听泉鉴宝人设真的崩了?
真假学历,网友争论不断
事件爆发后,网友们的评论几乎形成了两派。
一部分网友认为,既然作为公众人物,主播有义务对个人信息做到真实透明。网友更是拿“俄罗斯娜娜”举例。
正如网友“乔志峰”调侃道:“学历信息是账号注册时填的,那你咋不填个宇宙大学呢?”
看似戏谑,却道出了许多人的质疑:为什么偏要写北大,不如一开始就写女子中学?
但也有不少网友站在听泉鉴宝一方,认为这些质疑太上纲上线了。
有人直言:“咱们看直播就是图个乐呵,何必追究他是哪儿毕业的呢?”“简介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怎么不锤呢”,网友的意思就是没必要上纲上线,娱乐而已。
这种观点下,直播的本质是娱乐,主播的学历并不会直接影响观众对内容的认同。
听泉回应:从未伪造北大证书
听泉本人表示,自己只是个热爱古玩的普通人,通过娱乐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自己从未伪造北大证书,也没有在任何地方使用“北大”进行营销,学历信息只是随手填的内容”
但这样的解释似乎并未能平息质疑。
一位网友“旷野泥马”指出:“虽然你没用北大做营销,但言语和行为是否有所涉及呢?道歉吧”
也有粉丝提出:“这本来就是个梗,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北大的”
“三人成虎,二月的视频下面,有人称泉哥是北大考古系特招的”
这位兄弟更是发出了以下视频评论的截图。
也有力挺听泉的,“去年7月直播间说了自己只是北方的大学,泉哥就改成小女孩了”
确实,听泉当时的简介:小时候挑过粪,长大后是个乐子,我是个女孩。
“听泉学历事件”法律解读
徐江涛律师分析,听泉鉴宝的情况虽未涉及伪造证书,但若其在账号填写虚假学历,可引发争议。
这种行为不构成法律上的学历造假,但可能涉及利用虚假信息误导公众,这在道德层面存在问题。
如听泉鉴宝的行为对网友产生误导,造成经济或情感上的损失,他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
此外,像鉴宝这样具有专业性质的自媒体,按照法律规定,其从业人员和公司应依法注册并获取相应资质。
瓜哥点评
这起事件“听泉”如果没通过“北大”标签骗取钱财,给他人造成损失,没有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到是也没必要上纲上线。
充其量,“听泉”只是想借助“北大”的光环,何况人家早就辟谣和修改了呢。
这场风波也引出了对自媒体人设打造的深层思考。如果过度依赖模糊、营销身份,只会加剧粉丝的信任危机。
人设可以助力博主获得短期流量,但当泡沫破裂,如何面对公众的信任危机,是每位自媒体人都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