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高鹗续的后四十回虽比不上曹雪芹的前八十回,但也并不像周汝昌之流说的那样“罪恶”。毕竟小说作品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品,不完整的《红楼梦》必定无法像“断臂的维纳斯”那样拥有感染力,因此高鹗续本实则具有保全《红楼梦》的意义。
况且,高鹗续本虽在整体上比不上前八十回,但其中亦包含许多极为精彩的篇章。司棋之死、鸳鸯之死、妙玉遭劫和凤姐之死可谓都是遵从了曹雪芹本意,通过众人的悲剧下场进一步揭示了作品的主题。而九十六回、九十七回和九十八回所描写的黛玉之死,更是感人至深。
这三章不仅令“木石前盟”有了一个悲剧结局,还通过黛玉由病到死一步一步展现了贾府众人的无情。甚至可以说,林黛玉是被贾府众人杀死的,被她们用“理”杀死的。她们的“理”即是封建礼教之理,即是为维护利益而灭杀情感之理。
于是贾母和王夫人无视林黛玉和贾宝玉青梅竹马、心心相印的真挚情感,选择了在她们看来更合适的薛宝钗与宝玉成婚。于是袭人明知“这一位的心里只有一个林姑娘”,却也终究被“若他来了,我可以卸了好些担子”的利益主导,进而将“宝玉素与黛玉这些光景”一一向王夫人说了,使林黛玉处境更为不利。
那位在初见之时夸赞林黛玉“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也曾以“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打趣林黛玉的王熙凤,此时却想出“掉包儿的法子”这样一条毒计,给林黛玉送上了致命一击。
贾母初见黛玉之时“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之后亦万般怜爱黛玉,令其“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这其实是人之常情,因为贾母将对贾敏的情感转移到了黛玉身上。可是贾母在发现黛玉没有成为一个合格的“孙媳妇儿”之时,立马将自己的无情暴露得淋漓尽致。
在得知黛玉知晓了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消息后,贾母前去探望了奄奄一息的黛玉,整个过程没有展现一点外祖母的慈爱,反倒像是只是去看看黛玉到底死没死。黛玉说“老太太你白疼了我了”,贾母本应多心疼一下黛玉的,但她却顺着这话往下想:我看这孩子的病,不是我咒他,只怕难好……咱们家里这两天正有事呢……我可是白疼了他了!
可见此时贾母根本不在意黛玉的生死,她心里关心的只是宝玉和宝钗成婚的大事!黛玉生命垂危,她想的不是如何尽力去医治,而是认为她可能好不了了该提前准备一下后事,外祖母该有的慈爱完全被理性吞噬了!因为黛玉此时已经成为了宝玉和宝钗成婚的阻碍,于是贾母狠心地说:
咱们这种人家,别的事自然没有的,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林丫头若不是这个病呢,我凭着花多少钱都使得;若是这个病,不但治不好,我也没心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