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7岁高中女生站上18楼天台,被抓住马尾辫救回,母亲抱住痛哭

2022-05-10     奶爸聊教育

原标题:河南17岁高中女生站上18楼天台,被抓住马尾辫救回,母亲抱住痛哭

人们提到“童年”,率先想到的就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相信很多人心中,这些就是童年的代言词,“压力”只是成年人才会遇到的烦恼。于是,河南一位17岁女高中生站在18楼天台,消防员飞扑上前,一把揪住女生的马尾辫,把女孩救了下来,母亲抱住女孩痛哭,人们称赞消防员机智果断的时候,就有人说:“小孩能有什么压力,她这么做,就是不懂事!

事情发生在河南商丘一处居民小区,一位扎着马尾辫、戴着眼镜、身穿棒球服的17岁高中女生站在居民楼18层的天台边缘,想要一跃而下。女孩身后正有一名消防队员,借助同事劝说的时机,悄悄地接近女孩,想要把女孩救回来。女孩神情紧张,多次回头张望,消防员生怕刺激到女孩,只能后退躲开女孩的视线。在经过几次尝试靠近之后,消防员终于来到了女孩身后,一把揪住了女孩的马尾,趁着女孩下意识的双手捂头,多名消防员一同上前,一起把女孩从天台边缘拽了回来。母亲看到救回来的女儿,一把上前抱住孩子,大声痛哭起来,哭声让人心疼。

看到消防员机智果断的行动救回了一位花季少女,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为消防员点赞,也在感叹现在的中学生压力真的很大,否则又怎么会轻易走极端。不料,这种观点却招人驳斥,说:“小孩能有什么压力,她这么做,就是不懂事!

对于这种论调,笔者非常反感,正是因为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小孩没有压力,才会让孩子感觉压力越来越大。年纪小的孩子同样拥有思想和情绪,他们也会有伤心难过的时候,没有压力才不正常。尤其是如今社会与家庭存在的一些现状,孩子遇到的学习压力较之以前正变得越来越大。笔者楼上每天晚上都能听到一对母女在大声争吵,笔者原先认为是女孩不懂事,直到有一天听到女孩一边哭一边喊:“考第一,考第一,天天让我考第一!难道我就不想考第一吗?

这就是现在的孩子遭遇的学业压力,也是很多孩子压力的主要来源,尤其进入中学阶段,学业会呈现几何性增长,如果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接受能力跟不上,学习就很容易落下,心理压力随之产生。除此之外,中学生还会遇到考试压力和同学竞争的压力,一些学习成绩中等的孩子,考试前过分忧虑分数,就会吃不好睡不香,情绪紧张。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来讲,来自同学竞争的压力则是他们压力的最大来源,每天总是担心其他同学成绩超过自己,这也会让孩子长期处在紧张焦虑的情绪里,时间一长,心理压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孩子最后一种压力来源就是很多家长疏忽的家庭因素,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未来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他们看来,这是为孩子考虑,为孩子好。正如笔者楼上的那位母亲,希望女儿考第一,就是想要女儿未来能去一所好学校,将来就能有更好的发展。只是,很少有家长会意识到这些言行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孩子为了不辜负家人的期盼,努力学习,还要担心考差了受到父母责备,这就给孩子形成了双重压力。

我们应该抛开之前简单的认知,不论年纪大小,只要有独立的思想和自由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压力,相信河南这位17岁的女高中生一定是心中遇到了难以迈过的“槛”,才会选择走上18楼的天台,我们应当主动去理解孩子,而不应该继续训斥责怪她。

那么,让孩子感受到压力,正确做法是什么?建议应当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受到压力、情绪不佳的时候,可以去大自然走走、洗个热水澡或者听听音乐,也可以找个僻静的地方大声吼叫或者把烦心事也在本子上。

烦躁的情绪发泄完之后,就要冷静分析压力来源,找到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如果是学习上的问题,建议去找一下老师,听听专业人士的分析,这样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同时,还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果是生活上的问题,可以与父母沟通,也可以找亲密的朋友倾诉,大家集思广益,寻找排解压力的方法。

第二个方面就是家长要把孩子放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不仅要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也要关心孩子的生活和情绪变化,学会用同理心与孩子对话,这样才能听到孩子的心声,也才能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压力。

我们庆幸河南这位只有17岁芳龄的高中女生,被英勇机智的消防员手从鬼门关外捞了回来,希望后续她能在家人和朋友关怀中走出心理阴影,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希望每个正在长大的孩子都能远离压力和烦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b429870ba24fc01b31fd8067e0dfc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