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H“北极星”通用直升机是印度在上世纪80年代展开的项目,从时间节点来看,它和“光辉”战斗机、“阿琼”主战坦克共同组成了印度的国防振兴事业。相比之下,“北极星”直升机是最早取得成功的项目,曾经极大地振奋了印度民众的人心,不过在接下来的使用过程中,这股热情很快就消退了。
北极星直升机
打造亚洲最先进的直升机
ALH的意思是先进轻型直升机,印度意在打造亚洲地区最先进的通用直升机。因为缺乏相关的技术经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和德国MBB公司展开合作,这种情况下找一个技术大佬做依靠,是一个不错的起步方式。
有了MBB公司的协助,整个项目进展顺利,至少比“光辉”和“阿琼”进展顺利得多。1984年正式启动项目,1987年全尺寸模型问世,到1991年就开始进行地面测试了,第二年后陆陆续续生产了4架原型机,包括基本型、陆军型和海军型,分别用于不同用途的测试。
北极星直升机
“北极星”直升机属于轻型通用直升机,动力为2台涡轴发动机,单台发动机输出功率约1000千瓦,飞机最大起飞重量5吨,空重约2.5吨,实用升限6000米,最大平飞速度290千米每小时,续航时间4小时。
飞机采用传统的单旋翼、单尾桨布局,旋翼直径13.2米,机身长13.43米,高4.98米。
北极星直升机
该型飞机最终有3个型号,常规民用型、陆军型和海军型。民用型号可以搭载12名成员,可用于运输、搜救、巡逻等任务。陆军型则安装了武器系统,采用滑橇式起落架,机身两边可以挂载机枪、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等,据说还能挂载空空导弹。海军型相对要复杂一些,为了能够在军舰上成功降落,起落架经过修改,安装甲板锁定系统,尾梁可折叠,另外也可以安装浮筒式起落装置。
武装型北极星
不是国产的国产货
其实“北极星”也算是一个好的开端,用外国技术来为自己打基础,不过为了振奋国民精神,“北极星”曾被夸张的说成是印度纯国产的第一款直升机。
北极星直升机
飞机本身是印、德联合研制,里面本身就有不少的德国设计,飞机的发动机采用的是法国的透博梅卡公司的发动机,另外飞控系统、变速箱等也非印度纯国产。印度更像是结合多方面资源,然后进行产品整合。
“北极星”的缺陷
“北极星”直升机问世后受到印度官方的大力称赞,不仅印度自身大量采用使用,也希望能够打开国际市场,将“印度制造”推向全球,然而这条道路并非那么简单。
北极星直升机
90年代,按照印度官方的统计,军方就需要约300架各型“北极星”,民用领域也需要650架,这样的购买量完全可以支撑一款直升机的生产线。为了打开国外市场,印度积极参加各地的防务展。
印度的大力宣传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印度周边国家以及美洲部分国家表示了兴趣,其中厄瓜多尔正式购买了直升机。
坠毁的北极星
但是很快厄瓜多尔就发现印度生产的飞机有着严重的质量缺陷,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控制装置上,之后几年接连发生几次事故,包括厄瓜多尔的总统座机坠毁,印度辛格将军乘机坠毁。如此恶劣的飞行事故自然引起世界极大的反感,人们对该机的可靠性越发质疑。
不仅如此,印度继续发扬冤大头的精神,厄瓜多尔购买的飞机中,原本就向印度反应设计缺乏维护简便性,后勤保障是个苦差事,偏偏印度的单架维护报价还高达25万美元,而另一家国际公司报价仅为10万美元,考虑到印度的维护水平之差,相信任何国家都不会要印度来维护自己的飞机吧。
北极星直升机
“北极星”的意义
“北极星”直升机虽然存在多种缺陷,但是对于印度来说好比“万丈高楼从地起”,以此为基础积累丰富的经验教训也是很不错的,而印度确实以此为契机,随后研制了LCH武装直升机。
LCH武装直升机
虽然“北极星”受到众多的讥讽,从它身上也应该看到印度谋求技术大国的努力,也许起点低了一些,但是谁又能保证若干年后的印度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