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是否也有错?网购恶意退款8.48元,被线下依法追讨差点遭拘留

2023-12-15     瑜说还休

原标题:平台是否也有错?网购恶意退款8.48元,被线下依法追讨差点遭拘留

据潇湘晨报称:2023年12月13日,浙江的张先生12月14日驱车近200公里前往义乌,揪出了在他经营的网店里恶意申请退款8.48元的一位女性“白嫖党”。

12月14日,张先生来到了当地派出所,其称:“警察调查发现,她存在多笔仅退款的记录,大概一个账号就有7、8笔,在我们这里有2次购买图纸。”张先生称,后续是对方道歉,退还8.5元,他选择了谅解。

张先生称:“警察问我要不要拘留,她老公说家里有两个小孩,我就谅解了。她就是想占便宜。”

看到这则消息后,有网友或会疑问:仅仅是“恶意申请退款8.48元”,并不会导致“被行政拘留”的治安处罚之地步吧?——确实,如果仅此一次恶意行为,显然尚不至于如此。

但是,如果是此人多次出现这种情况,累计金额达到了法定处罚的数额,或累犯行为的恶劣程度影响较大了,就会被认定为非法欺诈或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则“进去喝几天稀饭“,也就是稀松平常事了。

幸亏,这位被欺诈的张先生还是比较有同情心,同意达成谅解,才让这位“白嫖”者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处罚结果。

不过,人们或会问:像某购物平台上,不就是在消费者提出退货时,常常会主动弹出“是否申请退款不退货”吗?确实有此现象,那么,这样的购物平台本身,是否对此应负有一定的责任呢?

其实,购物平台大多都是要求消费者与商家先行协商,然后才决定是否选择“退款不退货”。

而有些商家也确实对于很廉价的商品,会主动选择同意“退款不退货”,因为那样的话,会增加了快递费用,有时确实不太值得。

但是,这也让一些“白嫖党”们因此存在侥幸心理,于是故意、恶意地钻此空子,加之平台有此方便的退款条件,就会出现还没征得商家同意,而“白嫖党”们就能实现“退款不退货”的目标了。

显然,在这里面,购物平台在制度设计与管理上,还是存在着一些漏洞的!——其只想着更能拉拢到更多的消费者之人心,设定了消费者一方就能单独决定是否“退款不退货”,而出现了问题纠纷后,平台又可以“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将责任一古脑地推给商家和消费者,这一问题,是不是也值得平台去思考呢?

比如这位女性“白嫖党”,已在此前多次出现这种问题,难道购物平台的大数据,不能发现并予以预警和管控吗?

所以,这样看来,如果这位“白嫖党”真的因为多次出现此类恶意申请退款现象,并最终锒铛入狱的话,作为购物平台,你们如果有点良知的话,是不是也会有点儿隐隐地心痛呢?【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a8a820c556f861cb6413921a375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