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拾破烂攒的1.8万被盗,警方发现其真实身份,惊动军区领导

2022-08-26     正卫说生活

原标题:老人拾破烂攒的1.8万被盗,警方发现其真实身份,惊动军区领导

世人总提倡“高风亮节,淡泊名利”,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都将这一品质作为标榜。

有些无名英雄原本无人识得,却在机缘巧合之下出现在大众眼前。事情发生在2014的一个夏天,有一位老人焦急地跑去警察局报警。

年过九旬的老人因1.8万元的积蓄被小偷盗窃,在警察同志面前痛哭不已,场面令人心酸不已。

图|积蓄被盗后,老人伤心得像个孩子

但当核查了这位老人的身份后,在场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凝重了,甚至连当地高层听说后都立即赶了过来。这位老人就是齐修体,一位抗战老兵,一位真正的幕后英雄。

齐修体于1922年出生在河南齐寨村,放眼当时的河南小村庄,乃至于全国、全世界都不怎么太平。

为了保护国家不受侵犯,为了家庭不被摧残,孩童时期的齐修体就立志于成为一名英勇的士兵。

图|为了维持生计,齐修体每日都要出门拾荒

参军为国而战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情,年幼的齐修体不懂得这是一种怎样伟大的感情,他脑子里想的只有击退侵略的敌人。

在战乱年代,小山村中的人们吃不起饭是常态,齐修体的家庭也是如此,经常为了吃饭而发愁,父亲母亲总是穿着有补丁的衣服,吃了上顿没下顿。

少年本应该长得一表人才,但却因为长期的营养缺乏,看起来肌黄面瘦。

齐修体自己也知道,如果自己总在家中,父亲母亲总是会把最好的食物以及衣服留给自己,这样一来他反而成为了家中的负担。

为了不拖累家里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齐修体在16岁时就从军了,开始了自己的军队生涯,跟随部队一直在河南训练。

图|1938年2月,安徽芜湖地区,躲避战乱远走他乡的农民

训练没过多久,齐修体才刚学会摸枪、拉保险栓,就因为一场紧急突发的战争投入了战场。那时候的齐修体满打满算也才17岁,不过是个孩子。

战火却逼迫他成为了勇猛的战士,虽然年纪小,不过齐修体却从未想过退缩。

1938年,在中国国民革命军195师服役不久的齐修体根据指令驻守河南内黄集地区,对抗日本侵略者。

日本军队的装备十分精良,他们是飞机加大炮,相较之下国军的武器装备就要落后得多。

此时的日寇十分猖狂,我国多个地区都遭到了敌人不同程度的侵扰,很多像齐修体这个年纪的青年都背上枪上了战场。

图|日军对南京发动总攻的第三天,中华门前进攻的日军炮兵部队

齐修体随部队达到内黄集还来不及稍作休整,就开始卸下背包挖战壕,刚挖了约有一尺深的时候,日军14师团就从东边来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齐修体和战友们没有丝毫的胆怯。

在炮火连天、枪炮无眼的战场上,不少士兵都因为被炸弹碎片或者机枪扫射到,齐修体也不意外,虽然受过几次伤,但他仍然咬牙坚持冲锋。

在战场上国军多数处于劣势,甚至有几次隐隐出现颓势。为了争取最大的胜利,保护当地村民不受到侵犯,抗日战士却没有轻易退缩,敌军一次又一次地猛烈炮火。

图|满脸堆笑的侵华日军

很多年轻士兵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向敌人冲锋的那一刻,其中还包括齐修体从军师刚认识的一些好友。“战争是无情的、残酷的”。齐修体第一次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当日军再一次派出飞机轰炸时,齐修体被一枚炸弹震晕,全身伤势惨重,此时部队已经掩护当地居民撤退完毕,不必死守。

昏迷的齐修体就这样躺在了战场上,几乎没有人认为那时的齐修体能够活下来,不过幸好连长邢志化救了他.

在连长眼中,齐修体也只不过是一个半大的孩子,而且齐修体也是自己的老乡,把这个孩子抛下他于心不忍。

图|日军占领苏州后,在日本领事馆举行升旗仪式

冒着敌军强烈的炮火攻击,连长邢志化硬是把齐修体给扛到了安全处。

但因为在救齐修体的途中耽误了太多时间,以至于两人和大部队走散了,连长为了救治昏迷中的齐修体,不得已,只能将他送往老家。

齐修体的老家在河南的一个小村庄,当地连最基础的医疗设备也没有,医治齐修体只能用当地的土办法捡回了一条命。

当地的居民知道齐修体是一位抗战英雄,已经用了最好的方法,当时已经被战争逼得没办法的,他们把匮乏的食物以及水源都给了齐修体。

战火无情,人有情,或许正是靠着一种浓烈的感情,才使得齐修体在这样重伤的情况下被救了下来。

图|日军进南京

连长走时给了村民部队的联系方式,当齐修体苏醒恢复后经过几个月的休养,身体开始好转。

他并没有因为上过战场而开始惧怕,村民把联系方式告诉了他,成功与大部队取得联络后,齐修体快马加鞭地赶到休整处,义无反顾地再次投身战场当中。

再次上战场的齐修体,腿脚没有受伤前利落,指挥官在每次安排时只会安排冲锋速度最快的人跑在前面,所以每次齐修体都跟在后面。

他恨自己不能冲在最前面,却没想到因为旧伤隐患导致的腿脚不便不能在前面冲锋,让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直到战争结束后,齐修体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图|在坦克山合影的日本军人

战争结束时,举国欢庆,全国上下喜气洋洋,按理来说正是该论功行赏的时候。

可是齐修体却在此时选择了隐姓埋名,当国家给他发补助金时,他毅然决然地拒领了。抱着不愿意给国家添麻烦带来负担的心态,他回到家乡,开始了平淡的隐居生活。

国民军在当时有也被成为杂牌军,正因如此,即使齐修体老人杀敌无数却不愿向人谈起自己的身份。

就算是回村之后,也不会说自己以前的事,他害怕村子里的人说三道四,抬不起来头。

事实上像齐修体这样的抗日老兵,人们的态度都是钦佩和敬仰而不是诋毁。只不过在齐修体老人心中,他自己一直过不去这个坎儿。

图|侵华的日本军队

齐修体老人的举动值得一个“高风亮节”的称号,但没有补贴,也就意味着他的生活不会太好过。

毕竟在那样动荡的年代很少有人能有机会识文断字,齐修体早年参军也没有机会学到一份谋生的手艺,想要找到工作也就比较难了。

在上个世纪,本可以从事体力劳动的他,却因为战场上的旧伤而只能过上拾荒生活,就算是下田劳作也不行,弯腰时间一久就会感到浑身疼痛。

图|洗把脸准备出门的齐修体老人

这样一来,他只能拾荒为生,一开始是凭借自己的双腿,慢慢走到有荒可拾的地方,然后拿去卖掉,一天下来也能赚几块。

靠着拾荒度日的齐修体住在破旧的小房子里,在这间屋子里,可以看到潮湿的墙角、漏雨的屋顶以及发霉的被褥等等,相信任何一个人看到曾经的英雄,住在这样的地方,都会为之感到心痛。

过着生活虽然贫穷,齐修体却从未有过抱怨,每天早出晚归,遇到天气晴朗,就会推着一个小破三轮,多走几个小区捡塑料瓶,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在家里看着窗外下雨回想过去的岁月。

图|齐修体老人捡回来的废品

由于周边居民都不知道齐修体的真实身份,一直以为他是一个拾荒者,所以没有一个女人愿意嫁给他。

直到齐修体40岁的时候,他才认识后来的妻子任秀英,不嫌弃他贫穷,每日就和齐修体安稳生活。齐修体夫妇会因为夏天是塑料瓶的涨价而感到开心,这样拾荒得来的塑料瓶,就能卖一个好价钱了。

每天卖出去的钱齐修体也不敢乱花,甚至在伙食方面都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一直都是馒头配咸菜或者是窝窝头,这样的生活让曾经健壮的身体逐渐萎缩成瘦弱的老头。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齐修体夫妇攒了大半辈子的钱,终于攒到了1.8万元。

图|老人家中午就吃个菜窝头

夫妻俩清贫了大半辈子,膝下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在隔壁村,虽然会经常回来看望夫妻,但家中条件也不好,所以在经济方面给不了父母太多资助。

一个儿子入赘到了山西,另一个儿子仍是孤身一人,一家人虽不富裕,日子却也还能过下去。

本以为夫妻俩终于可以过上好生活,但没想到齐修体的妻子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的毛病,刚刚发作时并不是很疼痛,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因此两夫妻都没有格外注意,只觉得可能是劳作太久。

图|抗战老兵齐修体家中的厨房

常年的辛勤劳作以及贫困的生活压倒了齐修体的妻子,感到身体不舒服难以忍受时候才到医院去检查,一检查才发现原来是患了胃癌。

如今妻子生了大病,齐修体老人自然不能坐视不理,虽然膝下育有儿女,但他们的生活处境也不太,齐修体和妻子都不想拖累自己的儿女,也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他们这件事。

但没想到在这个小家庭最需要钱的时候,小偷却光顾了他们。当齐修体老人回到家中时,发现1.8万人民币早已不翼而飞,现场留下的只有凌乱的抽屉柜。

万般无奈之下,齐修体老人只能向当地警察报案,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人都没哭,但向人民警察讲述被盗窃经历时,却哭得一塌糊涂。

图|拾废品回家的老兵齐修体

在几十年前的战场上,他是英勇无畏的战士,在如今现实的打击中,妻子即将因为没钱医治逝世的着急,他成了一个真正的老人,无依无靠的老人。

儿女自顾不暇,无能为力,没有人能够帮助他们,甚至连小偷把他大半辈子的积蓄心血都给偷走了,这时,他是崩溃又绝望的。

如果齐修体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因为盗窃的事去报警,必然不会引起如此大的震动,正因为他是一名刚正不阿的抗战老兵,加之悲惨的经历,迅速引起了身边人的关注以及网友的热议。

图|老兵齐修体和来访者的合影

抗战英雄们为我们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网络热语所言“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没有这些抗战老兵的奋勇杀敌,就没有如今的美好和平生活。

警方高层的重视,也让齐修体老人的处境有所好转,当地高层领导得知此事前来看望了老人,还为这位抗战老兵翻修了房屋。

图|弓腰驼背的老兵齐修体在外面捡废品归来

不仅如此,老人的低保也迅速敲定,连齐修体老人的妻子癌症治疗费用,也被免除了。

至于当初偷盗齐修体老人家的那个小偷也最终落网。

老人的钱款被全部追回,当人民警察将追回的钱款送到老人手中时,齐修体颤颤巍巍地举起手敬了个礼,警察同志同样回敬,房间内一时无言。

之后还有军区领导前来慰问老英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新生一代的一片赤诚之心,多方的努力终于让齐修体老人的生活有所好转。

图|齐修体老人端着糖水喂老伴

一些抗战英雄怕给国家添麻烦,过去的辉煌一概不提,本该得到的福利也没办法使用,害怕人生有污点,不愿背负“杂牌军”的“罪名”,他们的生活让人痛惜。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过去受到的屈辱,更不应该忘记在过去这漫长的岁月当中,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为我们争取到美好生活的那些的英雄。

齐修体老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正气凛然的战士所具备的优良品质。虽贫困一生,但做人没有污点,清清白白,如果不是妻子的重病和小偷的到来,或许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齐修体老人的真实身份。

图|志愿者为齐修体老人送来轮椅

抗战老兵齐修体的事件给我们也带来了一些启发,如今有一些年轻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就逐渐忘记当时我们的先辈是如何用热血才开辟出如今美好生活的。

这何尝不是一种传承的缺失,只有当大家越来越关注这些“无名英雄”时,我们才能越走越远。

如果我们不去传承自己的历史,忘记耻辱,可能会陷入新的危机中。青少年是未来的中流砥柱,在接纳世界文化的同时,要做到不忘根,不忘本!牢记历史,敬仰英雄,共同出发!

-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a82b84a3da171806b4ad7ab64d6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