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尘烟》没有多少票房,却是今年最好的国产电影

2022-08-10   闲人电影

原标题:《隐入尘烟》没有多少票房,却是今年最好的国产电影

《隐入尘烟》自上映以来,一直被人们惋惜。

因为票房不佳,没有排片而惋惜,因为导演的一条朋友圈引起男女对立而惋惜。

但无论风浪如何起,外招再怎么沾边都改变不了《隐入尘烟》的好,它到底好在哪里?

看电影一般看三个方面,技巧、内容和思想,《隐入尘烟》在这三块都做得都比较出色。

在技巧上,导演李睿珺运用的很娴熟,看得出来他是有才华的,《隐入尘烟》的高评分绝非浪得虚名。

画面以对称的黄金分割点为主。

人物占据大片面积,突出角色的重要性,展现导演所要传达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生存、尊严,生活条件。

即使片尾有一处不规则构图,但是由于摄影时地平线比较高,镜头偏仰视,有种问厚土,人为何不能有美满生活的观感,本质上还是侧重于人。

镜头以大量中全景为主,少量远近景为辅,再加固定机位,组成了《隐入尘烟》的全部镜头。

这种镜头构成方式让影片变得平静、客观,像一个旁观者一样静静地欣赏电影,慢慢地叙述故事,增强了影片的写实感。

唯一遗憾的是导演没有用到纪实性手法,多一些偷拍的镜头让电影变得真实。

就像《秋菊打官司》那样,忽略镜头的作用,使角色在镜头前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去表演生活,这是《隐入尘烟》在镜头语言上的不足之处。

但《隐入尘烟》这种镜头的好处在于冷静,不卖惨、不煽情,就是静静地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感情娓娓道来。

尤其在色彩上,《隐入尘烟》的克制更为明显。

片中的色彩都是暖色调,黄色和橙红占了大部分,给人以炽热、温暖、热烈,有希望、有奔头的感觉。

甚至在画面和色彩共同构成的镜头里都是优美的乡村景象,这是李睿珺聪明和讨巧的地方。

他知道《隐入尘烟》的故事过于平淡,有些观众不一定可以沉下心来看进去,所以就让美如画的镜头留住观众。

但片中优美的画面不等于诗意。

之所以有人觉得乡村诗情画意,是因为乡村工业化的进程缓慢,很多地方都没有经过现代化的洗礼,才会有烟火气,才会接地气。

城里人看乡村大多是通过影视作品,他们对乡村的认识比较片面。

当看到《隐入尘烟》的画面时便想当然的以为优美就是诗意,其实不然,只是因为高楼大厦千篇一律而已。

叙事并不是故事先行,而是淡化时间线。

只用播种、收种、盖房、住房这些视觉化的符号来代替时间的流转,这种做法是为了让角色的情感推动剧情发展,不让戏剧冲突喧宾夺主。

但看这样的电影很熬人,没有高潮迭起,只有平淡如水,而且偏意识流的叙事需要思考的地方很多,需要一定的观影门槛。

在内容上,导演很大胆,拍了很少有人轻易尝试的乡土题材。

这类片子不讨喜,揭露丑陋与美化宣传的平衡点难以把握,一不小心就会沦为众矢之的,但导演在剧作编排上很讨巧。

《隐入尘烟》的剧情并不复杂。

马有铁(老四)与曹贵英互为社会边缘人,他们结为夫妇,扶持着生活,就算日子过得很拮据,但心里是开心的。

他们养鸡、养猪、种地、盖新房,靠着勤劳的双手改变曾一尘不变的模样,可是贵英一次意外落水去世,让有铁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他的日子一下子没了盼头,放走了相濡以沫的驴,卖了全部的粮食,还了所有的帐,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与贵英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

单看故事,《隐入尘烟》很惨。

与他人口中批评的贩卖苦难与眼泪无异,但看完电影后就会发现导演并没有类似意图。

他还在电影中加入了不少浪漫主义,不让观众欲语泪先流,而是自己让电影欲说还休。

马有铁和曹贵英的人生特别苦,两个人能够活着都不容易。

还要忍受别人的风言风语,亲戚的冷眼相待,但导演没有放大这些人的视角,只是让他们充当故事完整的工具。

而且在他们说这些话,做这些事时,导演没有配悲情的背景音乐,有的是自然声,淡化了情绪的迸发。

片中有不少符号化的东西突显希望。

如曹贵英用草编的驴,两人在手背上用稻米按下的花的印迹。

为抢救土坯淋成落汤鸡但他们雨中作乐的欢愉,以及燕子筑的新巢,家徒四壁的墙上贴的喜字。

这种淡使影片变得含蓄、优美,不刻意拔高,也不专门贬低,用留白把答案交给观众。

在思想上,《隐入尘烟》着重一个情字。

隐即隐藏,入即进来,尘即尘土,烟即烟火,结合电影,片名的意思便显而易见。

同时,也呼应了马有铁说的“啥不是土里生的,啥不是土里长的,土都不嫌弃我们,我们咋能嫌弃土呢。”

换句话说,马有铁和曹贵英来到人世间,一生都是村子里的透明人,不会有人过多注意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生与死,到最后都是尘归尘,土归土。

这种不故意合群,不被人打扰的情感很动人。

马有铁和曹贵英的生活都因彼此而改变,先结婚后恋爱。

从被人嫌弃的瘟神成了众人口中的离不开,没有说过一句甜言蜜语,但情真意切始终回荡在观众耳边。

当然,《隐入尘烟》也有不完美的地方。

海清的表演给电影略微拖了后腿,她从表现派过渡到体验派,换了风格的表演方式,一时有些不适应,导致她演的痕迹很重,不够自然。

如果能将海清换成《秋菊打官司》时期的巩俐,《隐入尘烟》的评分或许会更高一点,但即便想法不可能实现,《隐入尘烟》也会是今年最好的国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