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方鱼论原创观点,谢绝抄袭
关注错换人生的人中,经常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郭杜失去亲生子已经够可怜了,熊某年纪轻轻变成寡妇够惨了,还要说人家偷,有一点人性吗?不要小看这观点,它最后决定了错换人生的两次审判。
被大家各种调侃的三常,已经初见端倪。是在用温情牌,把一个可能引起更多争议的事情,往温和基调上拉。就像杜说的,辛苦怀胎十个月,为什么要去换?抱养一个不是更省事?
确实有人从人性角度分析,认为一个母亲不可能把自己生下的孩子跟别人家换。但是人性本来就是复杂,我们相信人性本善,但是所有都是善吗?不说成千上万,抛弃孩子的例子,总能找到一些的。
相信是错的人,总认为相信是偷的人缺乏人性,怎么能这样凭空怀疑,没有哪个母亲会为了得到健康的孩子抛弃自己的孩子。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能把那些疑点解释得让人心服口服。
相信是偷的人,并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对事情较真儿。不愿意为了别人现在的惨状而妥协,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人性是面镜子,这样做是人性,那样做也是人性,到底是善是恶,是对是错,都是有参照的。
如果追究下去,翻上来的也许就不止这一个事,而是盘根错节很多事。那些假假假不是空穴来风。如果不追究,大家都松一口气,唯有许敏一家人抱撼难平。
法尚且有和解一说,可见有时候就是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那么在这件事上最想要的平衡,无疑是选择错。
有时候觉得这件事非常搞笑,唯有错,才是和谐,可是却不把构成错的那些问题解释清楚。偷显然是对过去的一个大耳光,对那些曾经的辉煌的反讽,谁能去说偷?
于是就这样了,部分人喜闻乐见的结局,多少人早已经松了一口气。许敏只能换一个方向去查,比如要求对假假假的追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