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有妇之夫相爱,因不忍破坏他人家庭,选择永不相见,孤老终生

2022-03-24     正卫说生活

原标题:她与有妇之夫相爱,因不忍破坏他人家庭,选择永不相见,孤老终生

“我原本以为才女高标,洁身自好,是一件至善至美之事;可是看到赵清阁的结局,大受刺激。独身可以,但不要因为一个男人。”这段话是中国著剧作家、散文家杜宣先生对赵清阁的惋惜,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坚持自己的傲骨,却换得半生凄凉。

1914年,赵清阁出生在河南一户普通的官僚之家中,祖父是举人,舅舅是进士,父母均颇有才华,虽然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但人有旦夕祸福,赵清阁5岁那年,母亲突然去世,父亲没几年就另娶新妇。

人们常说,有了后妈就会有后爹,这话还真没说错。在赵清阁15岁时,无意间听到继母正在跟父亲说,要让自己退学嫁人的事。赵清阁又慌又怕,拿着祖母私底下塞给自己的6块大洋,独自外出求学去了。

大抵是家学渊源,赵清阁在写作上很有天赋,17岁首次向报社投稿就直接被发表,此后她一直靠着稿费跟奖学金生活,并在1933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女子月刊》的基本撰稿人。一个18、19岁的少女,就能挑起一个刊物的大梁,由此可见赵清阁女士真的很优秀。

抗战爆发后,赵清阁去到武汉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也就是所谓的文协,因此跟老舍结识。老舍是文协总务部主任,赵清阁则被分配成了老舍的秘书,工作上合拍,加上都从事文化工作,二人不免越走越近。

赵清阁创办的《弹花》刊物,老舍是主要撰稿人,他两还共同写了一篇《桃李春风》,被当时文坛称为“珠联璧合”,名声一下子就传了出去。但相识之时,赵清阁不过24岁,老舍却已经有39岁,早就另有妻儿。

老舍的原配妻子叫做胡絜青,跟老舍同为满族正红旗,在绘画成就上跟赵清阁差不多,但文化素养却不如赵清阁。1931年,26岁胡絜青在众多朋友的撮合下,嫁给了32岁的老舍,并在婚后为他生下了3个孩子。

却没想到抗战刚爆发,老舍就丢下妻儿跑到武汉去跟赵清阁擦出爱的火花,两人开始同吃同住。后来赵清阁去了重庆,老舍也去了重庆,两人继续生活在一起,直到1942年,纸终于包不住火,大半个圈子都知道的赵清阁跟老舍的情事传到了胡絜青耳中。

胡絜青想到这些年自己操持家务,抚育子女,老舍却另寻新欢,忍不住带着孩子直接“杀”到了重庆。但赵清阁从头到尾就没有跟胡絜青争的意思,她知道自己“偷来”的这么些年的美梦,也到了梦醒时分,于是独自远走上海。

没想到赵清阁去到了上海,老舍也追到了上海,胡絜青同样跟着跑到上海。只不过赵清阁再也不愿见老舍。1948年的时候,老舍从美国写了封信寄给赵清阁,跟她说:“我在马尼拉买好房子,为了重逢,我们到那儿定居吧。”

赵清阁心动过,挣扎过,但始终不愿再次伤害胡絜青,她没有赴约。新中国成立后,赵清阁受上面的指使,给居住在国外的老舍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回国共建国内文学事业,但二人始终未曾再见面。

赵清阁是爱着老舍的,她晚年的时候,将曾跟那些名家们有过往来的画作、手札等,全都捐献给了国家,跟老舍的书信却一把火全部烧毁干净,只留下老舍写给她的一副对联:“清流笛韵微添醉,翠阁花香勤著书。”

那是1961年,赵清阁57岁生日时,老舍特地送给她的,从此被她珍惜的挂在书案前,朝夕相伴。5年后,67岁的老舍去世;1999年,85岁高龄的赵清阁去世。自分别后,他们各据一城,永不相见,再爱也都只是往事。

参考资料:《书信世界里的赵清阁与老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a0c8ffb97eb95ea2740c57d8f05bb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