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驰:身着警服的光荣与责任

2019-07-18     北京政法

身着警服的张一驰英姿飒爽,挺拔俊逸,简单来说,就是帅!这身警服于他而言,是少年时的梦想,更是这一生的信仰。

我就是喜欢这身衣服

事情,要从11年前说起。

2008年,刚刚走出校门年仅18岁的他,去了交警支队当协警。没考虑工资待遇,没考虑个人前途,仅凭着一份喜欢和一份向往,他便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那会儿连工资都没有,协警只有每个月三四百块钱的补贴,但当时真的没有考虑很多,就想穿警服、当警察,所以一有机会就去了。”那是他第一次穿上警服。

2009年,他遇到了更好的机会:全国征兵。“我想去当兵,十分想去,为了显示诚意,我穿着警服就去了。到了报名现场之后,工作人员看到我都很诧异:你来干嘛的?简单说明情况之后,我拍着胸脯保证:只要通过审核我随时出发。”就这样,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政审程序,20岁的张一驰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战士。

2012年,服役期满的张一驰再次面临人生抉择:退伍之后何去何从。“去当协警,满足了我穿警服的少年梦想,应征入伍,实现了我保家卫国的军人梦想。虽然服役期满,但我还是舍不得这身警服,最后决定,当法警。”于是,22岁的张一驰来到了海淀法院,成为一名聘用制法警。

虽是不同的身份,但承载了他不变的情怀。

我要对得起这身衣服

身着警服,就要有责任,有担当。用张一驰的话来说,就是要对得起这身警服。

身为交通协警,他不畏风雨,在滚滚车流和茫茫人海中维持秩序、守护安全,他说,这份工作虽然平常,但只要在岗,就不能懈怠。

身为仪仗兵,他刻苦训练,力求每一次任务都完成得干脆漂亮,任务结束后,他都会把当天的报纸剪下来贴好收藏,两年下来,他攒了厚厚的一本。他说,我们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决不允许有一丁点儿的失误。

身为司法警察,他勤学业务,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序,他说,我们维护的是法律的公平正义,肩负如此神圣的使命,任何付出都值得。“付出”二字,说着容易做着难,但张一驰做到了。从最开始的安检(当时安检也是法警工作的一部分)、提押、值庭,到处突、集中送达,再到后来帮助队长协调安排整个警队的工作,他都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

他曾是“送达男人帮”里的一员,任务也是“挑战极限”,但没有那么多花样,就是一步一步挨家挨户敲门去送传票,多的时候一天要送出去近百张,远的时候还要翻山越岭,差点就走出了北京。

有一次,他和一位老同志一起出去送传票,开车走完国道、省道、县道,然后是不知名的水泥路、石子路,再后来是泥泞不堪的土路,还爬了一座已经记不清名字的大山。两人就拿着一张当事人身份证上的照片,进村找人,说实话,希望渺茫,因为村里压根就没几个人,门牌号上都结了蜘蛛网。两人一家家挨着看,看像不像他们要找的当事人,没人的,张一驰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身高优势,趴在墙头各种看,看像不像有人住的样子。

“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一个大爷,说好像认识这人,带着我们走了几家,还真就找到了!其实当时也没想这么多,觉得既然都跑这么远来了,总得把事情办好,每个案子、每项任务都是一份责任,穿了这身衣服,就要对得起它。”

我以身在海法为荣

“说起海淀法院的司法警察大队,就两个字,提气!不管是出去参加比赛还是执行任务,我们都是最靓的仔!大大小小的奖牌、奖杯就是最好的证明。”身在海法,张一驰满满的自豪感。

刚来警队的时候,智能手机还不流行,除去日常的训练、工作,下棋、打牌便是大伙下班后常见的娱乐项目,因为吃、住、玩都在一起,警队的伙伴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感觉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很温暖、很充实,大家一起训练、一起出任务的时光非常美好。有了这份工作带给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一个月不到两千元的工资也不觉得少了。”张一驰笑着说到。

2014年年底,在大家都买年货买车票张罗回家过年的时候,警队60多号人齐刷刷退掉了好不容易抢到的车票,全员进入备战状态,因为他们接到了重大案件庭审保障任务,时间定在腊月二十九。

“其实大家还是有点失落的,但在任务面前,我们不能说‘不’,也不能有借口,而且必须把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所以在退票以后,大家迅速开始训练、演习,从服装到步伐,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都不放过。我那会刚当班长,组织大伙训练的同时,还有意安抚大家的情绪,不得不说,警队的每个人都是好样的!”

庭审当天,他们从凌晨4点一直忙到了晚上11点,把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后,张一驰在年三十打“飞的”回了家。下飞机的时候,夜深人静,远处是万家灯火,但一辆车都没有,连机场大巴都停运了。

“我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在马路上晃悠,周围一个人都没有,隐隐约约还能听到放炮声。最后看到一辆公交,这才到了火车站,又倒了半个小时火车才到老家。我爸骑自行车来接的我,看到我没有一句埋怨,就说了俩字:回家。”说起这段往事,张一驰感慨万千,家里人无条件的支持,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每年退伍的时候,我都会回部队,和小战士们聊聊天,告诉他们,如果可以,就来海淀法院当法警吧,绝对值得拥有,而且,工资还涨了不少呢!”

他说,在海法的7年,走得很平稳,从小内勤、副班长、班长,到如今的分队长,有挑战,有成就,但很踏实。未来,还会有很多个7年,会有更多的任务和挑战,而他,已经准备好了。

来源:北京政法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_A8R2wB8g2yegNDOvT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