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溜一口就上瘾!爽滑筋道,不加料都能吃3碗

2019-10-28     918云南交通之声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朝政的实际操控者,无疑是清朝历史上超难伺候的主儿之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吃食方面极度奢侈的人,每年生日都点名要吃上一碗宫面。

面食在北方担当主食的角色,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形成。

“宫面”作为皇宫贡品,因面有空心,又叫“藕面”,起源于唐贞观年间,盛行于明清,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发展历史。

据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所著《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意大利空心粉就是按照"藁城宫面"模仿、演变而来。

手工制作,部分空心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每天忙得多的是工作,吃得多的是外卖。顿顿为了凑够30元起送价,常常“精打细算”,吃的肚子“绷儿圆”。偶尔不吃外卖,也是图省事泡包面就凑合了。

然而宫面的出现,可以瞬间提高你的生活品质。

只要下锅煮1-2分钟就可以捞出,比熬粥省事,比泡面有营养。而且完全不需要准备过多的调料,只要一口锅,即便是厨房小白也可以轻松做出一碗美味汤面

经典做法-清汤宫面

煮好的宫面色泽油亮,劲道爽滑,入口绵柔,光滑柔韧,比普通挂面更富有嚼劲与张力。即便是回味,也是口有余香。

喜欢吃面的都觉得它省事又好做。也正因为如此,让人头疼的是稍微晚吃1秒,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大面疙瘩。但是吃过宫面之后,你会发现这种担忧完全不存在。

首先宫面入锅汤不混,久煮不烂,既方便又快捷。即便你忙完手头的事再吃,碗里的宫面也是根根分明。虽然看不见汤,但是因为宫面空心吸收了汤汁,把面挑起来,汤汁由空心流出,不坨不粘,放进嘴里,一“吸溜”就乖乖跑进嘴里了,根根细腻爽滑,散发着浓浓麦香味。而且小孩吃易吞咽,老人吃易消化,同时比普通宫面更入味。

劲道始于源头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宫面也是一样。

藁城作为中国宫面之乡,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地处冀中平原腹地,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降水、足量的日照,孕育了藁城优质的小麦,粗蛋白含量16以上。

好面离不开好水,属高纯度优质矿泉水。做出的宫面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营养自然丰富。

另外,晖御宫面中还加入了72小时内新鲜鸡蛋,不仅仅大大提高了宫面的营养,而且吃起来更加的爽滑有韧性!因为加入鸡蛋的缘故,宫面色泽微黄,单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13道纯手工工艺

宫面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发展历史,全靠纯手工制作工艺,代代传承,充分保留宫面的天然营养与面香,是现代机器制面无法超越的。

经验丰富的手艺人会根据气温、湿度加入鸡蛋、水和盐,比例都深有讲究,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面的劲道全靠纯手工拉制而成。

制作一份宫面要耗足足20个小时,有着和面、饧面、盘条等13道复杂工艺。其中,饧面需要多次进行,让蛋白质吸足水分变得膨胀,面粉彼此紧抱,这个也是保证宫面弹性和筋道口感的秘密所在。而根据季节不同,具体饧面的时间就得靠老师傅的“心算”了。

藁城宫面平均一年之中只有一百来天可以正常生产,不能实现全年大规模生产,藁城宫面才显得愈发珍贵。

宫面制作过程中,不放任何添加剂,真正做到营养又健康!是老人、孩子、孕妇、产妇的首选美食。

宫面作为河北省藁城的传统特产,因其繁杂考究的制作技艺,现已成功申请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健康做好面

相比以往宫面,基本都是在小作坊里完成,生产过程受制于天气、地方大小、卫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晖御宫面斥资建立了自己80亩的中国民俗(藁城宫面)产业园,制作条件、卫生环境严格把控,以“为健康做好面”为理念,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宫面的研发与生产。

宫面的一份匠心加上购买用户的口碑相传,聚集了一大波儿忠实粉丝。

宫面小食堂

无论是骨汤面、打卤面还是拌面,晖御宫面都能成功驾驭,是各种人群都适合吃的健康食品哦!因为宫面含盐,食用时可品尝后适量加盐哟!

【骨汤面】

煲好的高汤(鸡汤/骨汤)中,加入适量宫面、青菜,开锅后煮1-2分钟,捞出,加入香油、葱末、香菜提鲜,一碗营养又美味的汤面就算做好啦!非常适合老年人和孩子食用!

【打卤面】

面条下锅煮1-2分钟,浇上喜欢的卤,比如西红柿鸡蛋、或是茄子肉丁……只要你喜欢,宫面劲道爽滑,极易入味,方便又快捷,非常适合都市白领的快手面!

晖御宫面家庭装里面有6小包独立包装,1包4把,一次一绺,分量刚刚好,既方便又卫生。

藁城的宫面你不能错过!

如此受人欢迎的宫面限时折扣,只需39.9元呦~每袋里面有200g*6包,足足1.2kg!原产地河北藁城直发,好吃又有特色的面,还不趁此机会,抱回家尝尝鲜!

藁城手工宫面

传统制作 细腻筋道 耐煮不糟

专享价:39.9/

立即抢购

- 此条为广告,不代表本平台意见,请谨慎参考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R3RGW4BMH2_cNUgAf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