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导演已经执导过3部长片了,它们分别是《银河补习班》、《恶棍天使》和《分手大师》,这三部电影收获了高达5.1的平均分。邓超作为演员,其实是算得上优秀的,为什么作为导演,却总是拍出一些难以描述的东西呢?
《银河补习班》以前,我曾经天真的以为是因为邓超不擅长拍喜剧。看他的微博和综艺就知道,此人内心是个戏精,脸上也总是挂着一副自以为很搞笑很迷人的表情。这样的人是拍不好喜剧的。
但是当他出演正剧,换句话说,当他演的那个人不是他自己的时候,他的表演通常是出色的,我以为这种出色可以延续到他的导演中。
何况《银河补习班》本身的题材,就令人抱有期待。应试教育是近十几年来国内社会关注度最为广泛也颇受争议的话题,相比它的话题性和现实意义,相关的作品则少的可怜,深度也都有所欠缺。《狗十三》是不错,但它的主题更多是在探索家庭对成长的影响。《老师.好》则是一部打怀旧牌的换皮青春片,没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它们没做到的,正是《银河补习班》的机会。
《狗十三》
不过又一次,邓超很卖力的拍了一部烂片。这是一部毫无现实意义、一味煽情和洗脑的魔幻悬浮巨作,也让人终于明白:邓超做不了导演,邓超永远只能做一个娱乐明星。对于电影,他没有一丝敬畏之心,他的每一部电影,都只不过是在换一种方式沉迷于他莫名其妙的自我感动中。
毫无才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自己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邓超活在自己的梦里,他对于应试教育的了解,和他对于优秀这个词语的了解处在同一水平线。而且他也懒得去深挖,毕竟邓导只需要开开脑洞,就能拯救中国的现状了。
魔幻补习班中,邓爸是怎么高举素质教育大旗,让儿子实现逆袭,维护地球和平的呢?
答案是猛灌鸡汤。
邓爸把鸡汤洒向人间,用鸡汤拯救世界。
你只要一直想,一直想,就可以做成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
这是片中出现频率第一的金句。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这是片中出现频率第二的金句。
这两句话在片中反反复复的出现,用任素汐的一句话来形容特别合适:马皓文这个人物从头到尾都散发出一种洗脑组织的气质。
他教育儿子一直想,可以干地球上所有的事。最后,儿子果然只靠想就做成了这些事。邓爸带着儿子观草赏花,一言不合就逃学捉迷藏看航天展,然后旅游世界归来后,儿子果然就从全班倒数前五,一跃冲上年级前十。
请问他的儿子是洪水冲进脑子打通了任督二脉吗?
长大后,儿子更是成为了“太空战狼”刘培强的接班人,牺牲了自己翻案指日可待的老父亲,飞上了太空,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而面对这个全片最大的冲突,电影借了个第一次当爸爸、第一次做儿子的梗,草率结尾。
天马行空的邓导,拍摄方针可以用十字概括之:开局一张嘴,情节全靠想。魔幻,实在是魔幻。
此时翻了翻我曾经写给《分手大师》的一句短评,顿时感觉这可能是我给过最客观的一条评论了。
拍电影是需要才华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邓超越努力,观众就越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