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上半年,我想离开中国,换一个环境试试。6月初,正式开始了我移民加拿大之路。我选择了加拿大魁北克的技术移民。
原来魁北克是加拿大的法语区,他有自己选择移民的权利。我只要通过魁北克省政府的筛选,还是一样可以拿到加拿大的移民签证,只不过必须要到魁北克生活几年。
而作为魁北克移民的重要条件,我必须学习法语,然后参加法语的面试。
2009年,3月底,我正式开始了法语的学习。一直到2010年的3月。除了听力外,其他其实都还OK。这一年中,遇到的法语老师都还不错。自己也能认真刻苦的学习。中间的时候算是给自己放假,去了趟欧洲。这趟旅行更加坚定了我想要移民的计划。
2009年9月25号,值得纪念得一天,在我出发去欧洲度假的前一晚,我们向香港魁北克移民事物办公室递交了我的移民申请。申请的材料和过程我用不多说了,我们那个时候需要的材料和如今也是完全的不一样。
递交材料之后,需要做的就很简单,继续学习法语和等待魁北克政府的通知。从09年9月底到10年5月4日的面试,中间的过程也还算顺利,从拿到移民申请档案号,再到递交补充材料,再到收到排期信。说来也巧,我是过春节的那天收到了面试通知。2010年5月4号去香港面试。
雅思托福考试有考试的机经,魁北克面试也是有面经的。还有人专门把别人发布在网上的面试经过总结了,出了本魁北克面试辅导手册。39元一本。我就买了,通读了一遍,相比其他人的面试,我的还算简单。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天签证官心情好。也可能我是那天一个面试的,签证官还没有睡醒。
签证官是个很可霭的老头。面试的房间和我之前想象的不一样。就像我们去银行办事,签证官隔着玻璃坐在里面,我们坐在外面。中间为什么要隔着玻璃,我觉得很奇怪。大家互相“笨猪”(Bonjour) 后,官先用法语向我们介绍了目次面试的目的。然后问我能不能听懂。我回答: 可以。 面试正式开始。
官用法语问:“学了多久的法语。为什么想要移民,为什么想要离开中国。我一一用法语做了回答。
官看到了我的邮箱名,可能觉得有点奇怪。还问我为什么取这个名字。”
其中,官有一个问题我没有听明白,用到了翻译(花了800港币请的),问得是:移民魁北克, 你应该经过比较仔细的考虑,说说你的想法。
然后就用英语问了我的工作情况。
最后,他用法语问“是否知道自己能在魁省找到工作”。我就把自己整理的有关工作资料交给他。但是,我觉得他看得也不是很仔细。
最后,官问我,如果面试通过了,有什么计划。我说去日本玩。然后,他就恭喜我,说我过了。
当时,连自己都感觉到很奇怪,这么简单就过了? 我准备的一大堆问题,都没有用到。“怎样开始适应生活,怎么找工作, 对魁省的认识”连这样基本的问题也没有问。 最难的那个问题也就是我没有听明白的那个。
就这样我拿到了CSQ (Certificate de selection du Quebec). 2010年5月28日,我正式向加拿大联办政府北京大使馆递交了永久居民签证申请。到了8月6号,体验完成。2010年10月30日,加拿大移民签证到手。从2009年9月底到2010年10月底,用了一年,拿到了移民纸。
现在想想我们应该是赶上了魁北克技术移民最后一波放水。从2010年之后,魁北克技术移民的条件也越来越严格。想想当年我填表的时候,英语都是填的满分,人家也不用要求考英语。法语也就学了这么个一年左右,那个时候,也不用参加法语考试。
我家老大,是蒙特利尔出生的。几年前,我因为住的离Royal Victoria医院近,而且Royal Victoria医院的妇产科在蒙特利尔是属于最好的,所以我就特意找的这家医院的医生。
我当时首先去了趟CLSC(社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拿到了一份蒙特利尔岛内还可以接收新病人的产科医生的清单。(这个方法现在也还是可以用),找到了Royal Victoria医院产科中心诊所的电话,然后就打电话过去问,能不能给我他们医院产科医生的电话,当时人家就给了我很多医生的电话,我一个一个电话打,就找到了现在这个医生。
如果移民过来,发现最近怀孕了, 流程就是,
1) 确认怀孕后,找家庭医生开个reference,然后拿着这个reference去找产科医生。没有家庭医生的,去CLSC或者walk-in的诊所,那里的值班医生也可以开reference。就告诉他们说怀孕了,需要reference,去找产科医生
2)拿到reference后,可以问问家庭医生有没有产科医生可以介绍。
也可以在CLSC,告诉他们你怀孕了,需要产科医生,CLSC也会提供医生的联系方法。 你也可以直接找到你想要生孩子的医院,去问他们医院产科医生的联系方法。
拿到联系方式后,自己打电话,或者亲自到医生的诊所去(这里的产科医生一般都是有自己的诊所。一般一周在医院值班几天,然后在自己开的诊所工作几天)。去问问人家医生还收不收新的病人。
如果收,那么就OK。这位医生就是你的产科医生,负责你怀孕阶段到生产,以及日后妇科方面所有医疗问题。你找的产科医生属于哪家医院,你生孩子的时候就去哪家医院生。
不要担心找不到产科医生,这是不可能的。你实在找不到产科医生,告诉CLSC,他们会帮你安排。
Royal Victoria医院是属于Mcgill大学的医学中心众多医院的一所。她的妇产科是蒙特利尔最好的。2015年还是2014年,才从原来市中心旧址,搬到了这个新建的超级医院建设群。
医院大堂。去医院,先去admission office那里办个医院卡,只需要把太阳卡带上就可以办了。
办好医院卡,去二楼先验血。
二楼大厅随便拍拍
验血的地方.这里验血首先是拿号,等着叫号,去护士那里登记,登记完再接着等,等叫你进去抽血。
抽个血,也花了我1个多小时。肚子有点饿,去食堂吃点东西。
医院的食堂
吃完饭,休息一下。接着去照B超。B超就要去生产中心(Birthing center)那里了.Birthing center 在6楼,电梯出来之后,就看到了。
B超候诊大厅
首先要拿着预约单,去柜台登记,然后就等着叫名字去照B超了。奶奶的,预约的2点半的B超,等全部弄好,差不多4点了。等了好久。
这个门里面,就是生产中心了,就是女人们生孩子的地方。
走进去拍一张,大肚婆走进柜台边上的大门, 出来后就多一个宝宝了。我当然现在不能进去。
这里生孩子,一般都是顺产,很少剖腹产。顺产的时候,这里有无痛分娩。
这里推崇母乳喂养,孩子一出生,剪断脐带,护士就开始帮你把衣服解开,把孩子放到你的身上,让你和孩子 skin to skin, 然后就让你开始喂奶。
产妇在产房里大概观察一段时间后,就会被送到住院病房,一般顺产住2个晚上,就让你出院了。
蒙特利尔目前有2个大的超级医院,一个是Mcgill大学下属的英语的Mcgill医学中心。一个是蒙特利尔大学下属的法语的医学中心。在蒙特利尔,也就是Mcgill和蒙特利尔大学有自己的医学院。
这个英语的Mcgill的医学中心包含了Royal Victoria医院,蒙特利尔儿童医院(英语)(蒙特利尔还有一个法语的儿童医院),Montreal Chest Institute;Cedars Cancer Centre;Research Institute ;McGill Academic Eye Centre。这几大医院和研究机构。
关于生孩子,还有很多人选择La salle 医院(因为最早蒙特利尔全部都是单人单间病房的医院很少,大家想去La salle, 都想着可以住担任病房);犹太医院,st-Mary 医院(这家医院也还可以),rosement 医院(产科也不错)。如果是高危孕妇,还是建议去Royal Vic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