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后:到底接受平凡还是追求卓越?哪碗是毒鸡汤?

2021-01-27   牛妈彭小蹦

原标题:期末考试后:到底接受平凡还是追求卓越?哪碗是毒鸡汤?

最近,很多学校都已经放寒假了,

各种家长晒成绩、晒奖状

进行一些“凡尔赛”发言和举动

比如,放出整面墙的奖状视频......

有网友调侃留言:

班级群里,家长会上,

学渣妈妈都很低调,

说话都非常谨慎小心哈哈哈,

扎心了。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的演讲

《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火了

她说“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很多人认为她“何不食肉糜”,

站着说话不腰疼。

因为大家认为她之所以这样说,

正是因为她清华教授,家庭本身就不平凡。

刘瑜教授说的平凡标准,

和我们多数人认为的平凡标准,

是一个平凡吗?

显然不是。

如果“平凡”是和她的家庭相比,

那你肯定认为她凡尔赛、何不食肉糜。

但这明显误解了她的本意,

她演讲的原文是这样说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

所谓的比较优势,不是说你一件事情干的比所有人都好,

而是在你自己能干的所有事情中

哪件事情能够干的最好。哪怕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比如做饭、化妆,你把它做到极致,

也可以成为你的亮点。

一个山区的孩子,

可能没有那么多的选择,

那么刘瑜教授所说的那些选择,

王菲家孩子的那些选择,

就不应该是他们立足的当下。

刘瑜教授最后总结:

“我的教育观是什么?

说起来就是两句话: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我认为立足在这个教育观,

相当重要,不管是出自何种家庭,

都非常重要!

所以,今天,我想谈谈什么是

【平凡】【接受平凡】【不甘平凡】【超越】【卓越】

实际上,很多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

正是因为心中有一个相当卓越的目标,

但无法脚踏实地去实现超越。

这样能给人带来“我可以”“我行”“我能坚持”的能量,

引领一个人不断前行!

特别提醒:没问题的背后不是无所谓,

而是接受,并坦然地继续努力!

可能有一些失落,也是ok的,

接受平凡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

我能接受、面对!并保持对生活的热情!

记住,这是内心的潜意识,

但他们并不会这么说,

那他们会怎么说呢?

他们往往会把责任推脱给别人,

或者告诉别人自己有特别高远的理想,

只是不屑于做眼前的小事,

甚至告诉别人,自己只是懒,

只是不想做而已。

何况清华教授的孩子,

他们的平凡本身就含义不同。

牛妈心语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开通了视频号,欢迎关注

【赠书活动】

生娃前豪言壮语,生娃后悔不当初?孩子总是不听话,养娃不成变驯兽?时刻不给娃松绑,想娃成年又成人? 《妈妈的勇气:引导孩子找到自己》写给天下母亲的0~18岁孩子系统养育指南!剑桥妈妈教你破解二宝、早教、择校、写作业、艺术教育、性教育、留学等诸多养育难题! 我会在后台数据分享榜中,挑选今日分享排名最高的两位读者,赠送此书,感谢大家分享

上期赠书活动结果:星期一分享榜第一( 温柔的夜)、二( 熙岩)名的朋友,加助理贝贝丫(beibeiyabd)领奖欧~

我是牛妈彭小蹦,画漫画的心理咨询师,出版书籍《成长,不慌张》,阿德勒学派心理咨询师,8年专注家庭关系成长路,2年心理咨询,1000多篇文章,和几十万妈妈的成长故事,欢迎关注!

推荐给更多人,来个三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