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国家统计调查数据指出: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57部、计算机26.9台、汽车22.3辆、空调65.2台、热水器68.7台、微波炉17.7台......
如今,两年过去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有更大的变化呢?详细数据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国家统计局并没有公布,但是咱们可以通过方方面面得知——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比如说农民朋友进城务工的工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监测调查报告,在2008年,农民工月工资才1205元。而到了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人均月收入3721元,10年的时间,农民工工资提高了两倍多。
再比如说农民朋友种地的收益: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监测调查报告,在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436元。而到了2018年,农业经营净收入仅为3183元,10年的时间,农民进行农业经营净收入仅仅增加了747元。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在过去10年中,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作用最大,其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务农收入,成为最高了。
这十年以来,党和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密集出台。
从彻底免除农业税到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从农村合作医疗、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到分类指导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的出台等。
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到土地确权,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到鼓励农民返乡创业,再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这一切都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朋友脱贫致富奔小康,那为什么农业经营收入仍然比不上务工收入呢?
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无非是两个因素: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增加和工资水平提高。外出务工人员这些年一直都在增加,而工资水平也一直随着物价的上涨而提高,因此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的收入是肯定会提高的。
而务农收入,也取决于两个因素:全国农业的净产值总量和务农人数总量。前者是分子,后者是分母。分子,要越大越好;分母,要越小越好。
近10年,全国农业的净产值总量基本维持不变,但是对于农民个体来说,净产值却在减少,因为物价上涨,而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却没什么变化。而农业就业人员从3.2亿减少到2.2亿,平均每年减少1000万人,主要是外出务工。
所以,农业收入虽然也有增加,但是远远低于务工收入的速度。
仍然是外出务工收入和务农收入。不过,务工收入的增加速度受着整个经济发展形势的制约,也受着农民工本身情况的制约。
而务农收入则很大的增长潜力,主要在园艺业、丘陵山区特殊种养业、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业等领域,它们需求弹性比较大,农业资源比较充足,受国际市场的制约很小或者几乎没有。
而农村的二三产业,包括农产品的收储运输加工销售企业等,虽然如今也是一个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将来,会受各种制约因素,导致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
各位朋友,你觉得有没有道理呢?
作者: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