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一些不法商家却打起歪主意趁机牟利,一些地方出现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价格暴涨,一些商户囤积居奇等情况,严重干扰了市场正常秩序。
关于口罩,不光有人坐地起价,还有人售卖假冒伪劣、三无产品。湖南省益阳市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一举查获40万只“三无”口罩案。这些口罩外包装上标有英文字母,没有任何中文标识,更无厂名厂址,内有塑料包装,塑料包装上没有任何标签标识,内外包装均未见产品合格证,属“三无”产品。
“白菜价”往往代表了商品价格的低廉和亲民。近日,河南郑州市民却反映,当地一家超市的普通大白菜一颗卖价就高达63.9元人民币。当地市场监管局查实后,对超市负责人进行了行政约谈,拟行政处罚50万元。
上海联家超市有限公司家乐福徐汇店销售的精选生菜、小白菜、鸡毛菜、菠菜等15个品种的蔬菜,在进货价格无明显浮动的情况下,多次调高销售价格。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拟做出罚款200万元的行政处罚。
目前,针对疫情严重地区的防疫物资和民生物资,市场监管部门已全面开展价格监测。
哪些行为构成价格违法?市场监管部门表示,目前处罚的哄抬价格典型案例,都是生产成本或进货成本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大幅度提高价格。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这些典型案例中,主要违法情形包括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的商品,蔬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突破日常利润率,销售霉烂变质、过期、不合格食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醒广大群众积极监督,发现串通涨价、哄抬价格或者其他价格违法行为的,及时拨打电话12315举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市场整体价格秩序平稳,尤其保障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蔬菜、粮油、肉禽蛋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据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作者:新华社记者 赵文君 齐中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