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在改变中国人的拜年方式

2020-01-19   五零定玩家

是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拜年方式,使拜年越来越简单,我们越来越习惯了通过电话、短信、微信表达问候,让我们“见字如面”、“听音如面”。

我们经历过哪些拜年方式?

小时候,拜年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穿上新衣服,左邻右舍给长辈们拜年。踏着满地的鞭炮屑,拜年大军浩浩荡荡出发,队伍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不管见了谁,大家都要说一句“过年好”。


中学时,短信拜年成了最红火的方式,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围坐着,边看春晚,边各自翻看着手机里密密麻麻的祝福短信,号码有熟悉的,有陌生的;短信有署名的,有未署名的;内容有转发的,有自编的。不管是哪种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表达最让人心动的——牵挂与祝福。


大学及工作后,短信拜年被微信拜年所取代,我们再也不用绞尽脑汁想象各种文字来充实70个字短信的意涵,却也渐渐让人失去了传递新年祝福的真诚和耐心。在微信的拜年消息中,内容越来越精美,语句越来越押韵和对称,图片和表情越来越炫目,转发也是越来越多。可是真正仔细看祝福的人确实少而又少。

春节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表达方式。当下,我们该用什么样真诚又亲切的方式拜年呢?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