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并图/创新工场 互联网资讯 编辑/壹曲财经
创新工场十周年之际,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接受今日头条《头条有约》的专访。
他认为,过去十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有幸跟这一百多个创新工场的人在一起,也是会让我终身难忘的。”
在与癌症抗争的17个月,李开复的人生发生了重要转变。当他生病的时候,发现最宝贵的财产不是工作,而是那些爱他的人。多年来他都没有足够反馈他们给他的爱。他生病之后反思到,自己不能成为一个纯粹工作的机器。
说到现在的生活状态,李开复坦言道,比如说家人生病了,或者是过生日了,或者是我们要去度假了,我会把这个放到第一位。他说,“生病之后,我在社交网络花的时间,应该是降低了90%甚至更多”。
现在的李开复如何评价自己?他这样说道,二三十岁的我,肯定是一个追求自己的学习、成长,让自己成为更成功的一个人。三四十岁的时候,更多的是想怎么样搭建一个好的团队,一个组织,或一个公司。但是过了五十岁以后,我觉得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年轻人,帮助别人,能够帮助创业者有更多的机会成长。
*创新工场补足了市场空缺
在回答十年前为什么成立创新工场时,李开复说:“我在2009年的时候,看到国内VC的发展很不错了,但是早期创业者很难拿到投资,就是今天耳熟能详的天使基金、天使投资,当时非常非常少。我认为一个良性的创业周期,应该有机会来做特别早期的投资,不然,很多创业者的梦想可能无法实现。当时我们想要做的,就是补足这样一个空缺,让刚开始创业的创业者能够拿到天使投资,帮助他们实现创业的梦想。”
李开复回顾创新工场的发展时表示,创新工场做机构化天使大概有一两年,之后转型做VC了,主要的理由,就是后来我们启动了一个创新工场的模式,天使投资突然火起来,包括机构化的、个人的。之后“双创”时代来临,有更多资源来帮助早期创业者,我们觉得这个历史使命完成了。我们就转型做一个技术型的VC,这个VC和别的VC比较大的差别,是我们80%的投资团队都是技术出身,很多都是自己做过技术或者产品。所以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看技术趋势,希望能够更早找到新的风口。然后用自己对于技术的理解,来帮助创业者,也能够挑选到更好的技术型创业者。
*初心是帮助年轻创业者完成梦想
针对创新工场独特的VC+AI模式,李开复回答道,VC+AI的结合是有这么几个点,一个是用AI工程师来帮我们筛选项目,投进更好的案子,然后来做尽调。第二是他自己本身可以对接各个行业,比如说医疗或者教育,本来就是我们投资标的,我们除了投钱之外,也可以投AI进去,来帮助他更好的成长。第三,工程院本身是可以孵化项目出来,再得到我们的投资,所以VC和AI的对接有是很多点的。
虽然创新工厂走过了机构化天使,VC、技术型VC、然后VC+AI这几个不同的模式,但是一直没有变的就是我们的初心,就是帮助年轻创业者完成他们的梦想。
在回答过去十年中国的创业投资环境时,李开复认为,不论是对创新工场,对中国创业界、对科技界,都是奇迹的十年。十年前想到创业,还只是做模式的创业,甚至是把美国成功的模式搬回来模仿一下,最多就是谈谈微创新。但是今天来看中国的创业公司,世界上最好的语音识别公司、无人机公司,还有计算机视觉公司,也包括了不是我们的领域之外的很多很棒的生物科技公司、基因检测公司,都是中国原创的技术。
这十年的奇迹,就是从一个模仿者走向了创新者。可以用这句话来说中国的创业环境或者科技界,也可以来说我们看到的创业者,也可以来说我们这些VC。在未来的十年,我认为中国会更多的科技创新,而且会有基础的科技创新。
*可以期待一个智能助手
李开复认为,AI领域最低垂的果实,已经摘得差不多了,主要是互联网,其次是金融。这些都是虚拟的大数据的,上面能够做更好的优化,能够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这些包括互联网公司,包括金融、保险、银行这些公司。
下一个阶段,我们会看到,就是有更多传感器布在各个地方。有了5G之后,这些传感器可以把他们采取的数据上传。所谓的物联网时代,为什么一直没有来临呢?就是因为这些海量的传感器,他们传的数据不能拿去给人看,人是看不懂的,这些数据应该被传到由AI作为大脑的后台,这样才能产生很大的价值。
海量的传感器,捕捉各种的信息,然后用5G传到了AI的大脑,然后大脑能够做很多过去做不了的事情。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浪潮和机会。当然,5G、传感器的普及都还要有一定的时间,但是给个三五年,我相信未来世界跟今天的差别,就像我们有手机和没有手机的差别一样的大。
展望AI所影响的未来社会和生活时,李开复乐观地说道,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智能助手,会比我更知道我想要做什么,我想要去哪里旅游,今晚想吃什么,甚至想跟谁交朋友。随着智能助手越来越普及,随着它的对个人喜好越来越清晰,这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便利。
*机器人和无人驾驶5年内会来
另外,我觉得所谓的机器人和无人驾驶,它会在未来五年进入我们的社会,但可能不是像大家想象的——机器人未必长得像个人,未必有四肢,它可能是能够帮你自动地把碗都洗好,把地擦好;也可能是在一个仓库里面,一个智能的插车,就不需要人来搬运东西了;也可能是一个可以自动送餐或者送包裹,送到家里来。
无人驾驶呢,我们可以期待它会在高速公路上能够开的比人更好;在一些大的道路上,比如说北京的四环、五环路上也会开得比人好,这时候我们会慢慢地切换到这种模式。而到了一些比较困难的地方,比如说胡同,这种道路无人驾驶的普及化,在未来五到十年也会开始发生。这些都会带来很大的社会的变革和更大的方便。
讲到中国未来的创业环境,以及中国互联网市场格局的发展,李开复表示,我觉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该是发展最快的,因为有不断好的公司带来更多的用户,带来更方便的使用,是一个非常好的循环。这样的大平台,尤其是面对消费者的大平台,以后应该很难再看到了,我们已经经历了最好的时代,不能够期待再有一个移动互联网这样的快速增长的消费者平台。
其他机会倒是非常的多。比如说人工智能作为一个2B的产品,还有未来5G加上海量的传感器,它能够产生的更聪明的大脑,还有我们认为区块链、AR、VR,这些技术都会带来很多的商机,而这些的商机大部分可能是2B的。
所以,如果从整个环境来说呢,我觉得国内的C端环境已经达到世界顶级,暂时看不到一个特别巨大的改变,但是B端还有很大的空间。如果我们看美国的上市公司里面,大约一半是to B的公司,在国内可能只有几家,这里面它的2C的体验不是那么的强,但是它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实是一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