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的角逐,记2019昆明山地自行车公开赛

2019-12-30     边凡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首府,是体育文化的中心。随着全民健康的普及,自行车运动在云南省范围内蓬勃发展,骑行人群日渐增长,参与竞技性赛事的热情度也大大提升。昆明,除了拥有优越的自然气候,更拥有独特的高原地理优势,景色优美,是开展山地自行车运动的绝佳场地。

为了促进昆明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以景区景点为体、文化为魂、体育为用”的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特色,打造民族文化、生态自然、健康休闲相结合的文化旅游体育特色品牌,特此举办“2019年昆明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努力推动“全民健身”在云南的普及,推广绿色健康的低碳运动方式,通过“运动”的阳光名片托出昆明积极奋进、富含运动激情的城市新形象。

“2019昆明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由昆明市体育总会主办,昆明凯路仕自行车俱乐部承办,昆明市郊野公园、云南曹朕户外运动有限公司协办,共吸引全国各地近500名山地自行车爱好者参加,比赛分为男子青年公开赛组、女子公开赛组、男子中年公开赛组和体验组4个组别。

2019年12月29日上午九时,2019昆明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在昆明郊野公园赛道开幕。

全国各地的山地自行车爱好者。

上午9点,随着发令枪响,参赛选手迅速冲过起点线,奔向山地赛道,在郊野公园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

首先进行的是男子青年组山地自行车赛。

来自全国各地的山地自行车爱好者,在郊野公园上演“速度与激情”。

赛道中有狭窄的羊肠道、波浪路段,也有极具挑战性的勇者弯、好汉坡。

参赛选手根据分组的不同,分别完成不同圈数的骑行,总里程为5公里至15公里不等。

骑手在郊野公园山地赛道竞速。

郊野公园比赛的赛道长度为5公里/圈。

骑手在郊野公园山地赛道竞速。

骑手在郊野公园山地赛道竞速。

骑手在郊野公园山地赛道竞速。

摔倒了,爬起来继续比赛。

由于整个山道高低起伏,加上山道上的霜露,增加了本次比赛的难度。很多选手1圈下来,后背上已被溅了车轮卷起的泥土。

而更多坚持下来的选手则你追我赶,赛道旁,还没有上场的选手们纷纷给赛道上的选手加油助威。

赛道坡太陡了,加上头天下过雨,泥泞的赛道只能推车走了。

泥泞的赛道只能推车走了,许多选手1圈下来已满身大汗,有个别选手刚骑完1圈就表示体力不支,只能遗憾地退出比赛。

最终男子青年组公开赛的第一名由艾维中国车队的罗丹志获得。

采访男子青年组公开赛的第一名,艾维中国车队的罗丹志。

艾维中国车队的罗丹志。

采访郊野公园副主任张超。

郊野公园副主任张超介绍,该公园山地车赛道于2013年开始建设,经过6年的不断修整,已成为昆明近郊专业山地自行车赛道。骑行赛道全长5公里、宽近5米,主要由山间林地、桃林、花田以及山谷重力坡路段构成。自建成后已举办了多个山地自行车比赛,随着专业选手参加数量的增加,公园也继续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赛道修建,增加了多个技术点。现有的赛道整体难度加大、起伏变化多、爬坡距离长。但部分赛段也兼顾到普通市民的需求,修建得相对平缓,适合普通游客骑行,也适合家长带孩子进行周末休闲越野跑。

上午10:30男子中年组山地自行车赛开始。

男子中年组展开角逐。

来自全国各地的山地自行车爱好者上演“速度与激情”。

近5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山地自行车爱好者,在昆明郊野公园上演“速度与激情”。

骑手们在郊野公园密林中穿行。

骑手们在郊野公园密林中穿行。

骑手们在郊野公园密林中穿行。

骑手在郊野公园山地赛道竞速。

准备参加女子公开组比赛的女骑手。

中午12时女子公开组比赛开始。

女子公开组比赛。

女子公开组(10公里赛道)的第一名由来自艾维中国车队的史庆兰以38分55秒夺得。

据悉,史庆兰曾经被誉为“国字号一姐”,来自昭通,是全国乃至亚洲的山地自行车顶尖运动员,她从小便有过人的运动天赋,初三时被选入昭通自行车队,从此与山地自行车运动结下不解之缘。

下午三时举行颁奖仪式,图为:女子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的冠、亚、季军获得者。

颁奖者与女子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的冠、亚、季军获得者合影。

男子青年组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的冠、亚、季军获得者。

颁奖者与男子青年组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的冠、亚、季军获得者合影。

男子中年组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的冠、亚、季军获得者。

颁奖者男子中年组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的冠、亚、季军获得者合影。

云南昆明寻甸县的“乐在骑行”队荣获最佳组织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GIweW8BMH2_cNUgF2k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