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慈禧太后相信了义和团“刀枪不入”的说法,妄图以义和团为武器打退西方列强。结果八国联军一来,义和团的血肉之躯在洋枪洋炮之下就像是纸糊一样,在一瞬之间就被击溃,所谓的“刀枪不入”不过是自以为的神技罢了。
因此,慈禧不得不携光绪帝共同西逃,来到了十三朝古都西安,结果在这里遇到了她这一生最喜爱的人之一——陕西女首富周莹。当时的周莹业务已经遍及全国,是陕西当之无愧的首富。
得知慈禧西逃,周莹立即郑重接待了慈禧和光绪大驾,此时是慈禧一生中最落魄的时候,也是她第一次以丧家之犬之姿被赶出紫禁城,可谓正是需要人帮助的时候。
而周莹就在此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她为慈禧和光绪提供了总计10万两白银的捐款,并且鼎立支持慈禧一行人在西安的吃穿用度和出行玩乐,让慈禧感到心头陡升一股暖意,便亲自为周莹题写了一张“护国夫人”的牌匾,并且认周莹做了自己的义女,从此二人开始以母女相称。
那么周莹究竟是何许人,能够在那样的乱世以一介女子之身坐上陕西首富的位置,并且有资格接待慈禧并且提供给慈禧如此之多的白银呢?
周莹出生于1869年,他的父亲名叫周海潮,是陕西当地的一户富商,因此周莹从小就进入私塾中读书,因为作为商人的周海潮见多识广,对西方文化也颇有些了解,所以周莹后来又得到了新式教育,让周莹长大之后十分聪明机灵。
长大之后,周莹就嫁入了当时陕西巨富吴家之中,17岁的周莹在盖头之下的脸庞是如此美丽,让吴家公子吴聘喜爱不已。两人本就是青梅竹马,又同为巨贾商户门当户对,因此这段婚姻是很受人祝福的。
可惜嫁进吴家才仅仅1年,周莹就送走了自己的公公,两年之后又送走了自己自小体弱多病的丈夫。3年之内一连失去了两个顶梁之柱,让吴家的家境快速衰落,眼看着吴家面临即将倾覆的危险,周莹便以一介女子之身扛起了整个吴家,决心不仅要恢复吴家往日荣光,还要将吴家进一步发扬光大。
好在这些年里,她跟着父亲和丈夫也学到了不少生意上面的知识,让她不至于完全没有经验来应对接下来需要面临的工作。她首先是迅速计算了整个吴家的资产,而后进行了统一规划,以盐为主营业务,以丝织、茶药为副业开展生意。
同时,她深知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便开始大力招纳人才。她不仅对这些人才以非常好的优待条件,还让他们能够直接入股自己的生意。而为自己干活的工人,她还让他们的家属进入吴府中工作,让这些工人没有后顾之忧,同时也给予他们参股的机会。
她还提前承包桑园、棉地,直接与农家提前签订合约预约生丝生棉产品,这样不仅保证了自己能有稳定的货源和收购价格,同时也保证蚕农、棉农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是一件双赢的事。
加上周莹一直强调诚信经营,在生意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违信的行为,因此也获得了全国各地其他商户的信任,并且进行了非常牢固可信的生意合作。这一系列牌打下去,很快吴家就重新起家,比之往日还要繁盛,而周莹也就成为了真正的陕西首富。
此外,周莹还广施善心,在陕西等地兴办水利、修筑学堂、接济百姓、开仓放粮、赈灾救民,因此她的名声一时之间压过了陕西各个官员,还被载入了当地的县志当中。
也是因此,周莹才得以在1900年时,以一介平民商人之躯接见慈禧与光绪,并于慈禧成为义母女的关系。后来,《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周莹又再度向朝廷进献了大量白银,以帮助国家度过时艰,于是周莹又被慈禧封为了“一品诰命夫人”。
可惜最后天妒英才,在1908年的时候,一代女性巨富就因为积劳成疾而去世了,享年39岁。因为她生前的各种善举,当地的乡亲们为她哀悼的同时,还给她立了一座庙,将周莹称为“水娘娘”而连连供奉。
此外,周莹的故事还在2017年的时候被改编成为了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由孙俪扮演的周莹聪明干练,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也正是因为周莹广积善缘,以诚信为本以慈善立心,最终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直至现在也留名青史被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