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残酷的革命斗争年代里,很多的革命前辈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还有很多的将军们烙下了残疾。在1000多位开国将帅中,仅独臂将军就有12位之多,他们分别是贺炳炎、彭绍辉、余秋里、晏福生、左齐、朱声达、苏鲁、陈波、彭寿生、彭清云、童炎生、廖政国。
不过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以上世纪80年代的两山轮战期间,也涌现出了很多的铁血军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西总队政委,独臂将军丁晓兵的经历也堪称是一段传奇。
最早的特种兵
1984年老山战役之后,越军仍然不甘心,不断地调集重兵,进行反扑,都是被我军打败。但是越军很注重特种兵的建设,越军有规模庞大的特工部队,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特种兵部队。
越军的这些特工经受了抗法战争、抗美战争长达20余年的战火考验,部队素质很高,战法纯熟。越南特工部队能够吃苦是世界闻名的。他们经常衣不遮体、光着脚板作战。执行任务时,每个特工队员一般只带2到3天的食物给养,其余的要就地采集野物充饥,在战术方面,越军特工十分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经常给我军造成很大的伤亡。
1984年,为了对付越军的炮兵,我军曾花几十万美元从英国进口了两部“辛柏林”炮位侦测雷达,这种雷达的性能十分先进,能够在准确地捕捉越军迫击炮阵地的位置,在多次压制越军炮兵的战斗中效果良好,打得越军很是狼狈。为了保护“辛柏林”雷达,前线部队还派了一个连队执行保护任务。
1984年7月6日,越军的一支特工分队从我军阵地接合部秘密渗透进来,突然同时袭击了“辛柏林”雷达站、160迫击炮阵地和附近的警卫部队驻地。越军特工打得干净利索,10分钟结束战斗,我军警卫部队措手不及,伤亡50余人,一台发电车被炸毁,一部雷达受到破坏。
此次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邓小平找来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对他说:“越南军队的特工这么厉害吗?他们的特工可以进来,我们的侦察兵为什么不能出去?”
为此,军委立刻调武汉军区和成都军区的精锐侦察分队分别组成了第1、2、3、4、5侦察大队,共3500余人,于1984年7月21日秘密进入两山战区参战,归昆明军区前指指挥,执行巡逻、警戒、渗透、侦察、捕俘、伏击、破袭、反特工、引导炮兵、配合步兵作战等任务,保障老山、者阴山主战场的翼侧安全。
到1989年1月,济南军区、空降兵部队、新疆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北京卫戍区、天津警备区、沈阳军区也均派出精锐侦察分队,又先后组成了10支侦察大队,轮番进入两山战区实施侦察作战。这15支侦查大队就是我军特种兵部队的雏形,能够进入侦查大队的,都是各军千挑万选出来的精英,丁晓兵也被成功选中 。
一等功臣
1965年9月,丁晓兵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丁晓兵一家三代都是当过兵,所以父亲在给他起名时加了个“兵”字,希望他长大后能够参军入伍。1983年10月,丁晓兵不负众望,顺利参军入伍。
丁晓兵七岁练武,还曾被合肥武术协会发掘并吸收到协会里。所以刚参军没多久,解放军某军在组建侦察大队的时候,就把他给招进来了,成为了一名侦察兵。
1984年秋,入伍刚满一年的丁晓兵随刚组建的侦察大队开赴老山前线。到了前线后,由于是刚入伍一年的新兵,上级为了他的安全着想,一直都把他放在后方训练,始终不给他到前线执行任务的机会。
眼看着战友们都去过前线了,丁晓兵有点着急了,有一次连长和指导员正在连部帐篷里制定作战计划,丁晓兵直接闯了进去,拿出一柄匕首划破手指,以殷红鲜血在靶纸上写下了一封入党申请书: “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组织在战斗中考验我!”连长,指导员,排长都被丁晓兵的举动给感动了,于是批准他到前线执行任务。
之后丁晓兵到前线执行了20多次任务,俘虏了多名越军特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捕俘手。然而战场情况是瞬息万变的,有一天凌晨,丁晓兵和战友们摸到了敌人阵地附近,成功俘虏了一名越军士兵,但是等他们回撤的时候,却撞上了大批越军,狂风暴雨般的子弹,炮弹向他们打来,丁晓兵和战友们且战且退,想要快速脱离战场,但是敌人敌人苦苦地纠缠以及战俘的反抗等,极大程度拖延着他们撤退的速度。
正在战局陷入僵持的时候,突然有一枚手雷从天而降,眼疾手快的丁晓兵拿起来就朝着远处扔去,然而手雷就在脱手的一刹那轰然爆炸,紧接着便是一阵强烈的头晕目眩席卷而来。这时候,俘虏也趁机挣脱逃跑,丁晓兵强忍着伤痛追了上去,一脚将俘虏踹倒在地,再度控制了这名越军战俘。
然而等到他成功控制了越军战俘后,才发现自己的右臂肘部已经被炸断,仅有丝丝缕缕的筋肉相连,而随着他摔倒在地,裸露在外的骨头插进了地上的泥土当中。此时越军又追上来了,丁晓兵和战友们不得不押着越军俘虏,边打边后撤。
后撤的过程中,丁晓兵和他的战友穿梭在树林之间,然而越北地区的树林十分茂密,树枝经常会挂着他已经不受控制的右臂。为了不影响撤退的速度,丁晓兵狠下心来取出随身携带的匕首,直接将右臂剩余的相连筋肉切断,而后将断臂别在腰带之中。三公里的山路,丁晓兵和战友们边打边撤,走了四个小时才被增援部队接应过来。
增援部队赶到时,丁晓兵身后已经留下来了3公里长的血路,伤口还在不断失血。丁晓兵看到自己人后,再也撑不住了,当即晕倒了过去,赶来的医生看到他还有呼吸,但是如何救回丁晓兵的生命依然是个难题,他的血管因失血过多而干瘪,导致没有血压而无法输血。
面对这种情况,一名老军医赶过来,切开了丁晓兵腿部动脉血管,强行压进2600CC血浆,之后又用直升机将他紧急送到了昆明空军医院进行治理,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丁晓兵才彻底地摆脱生命危险。战斗结束后,丁晓兵被破格提干,荣立一等功。
铁血军人
1988年,丁晓兵以全优的成绩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毕业。军校毕业之后,当时很多单位都想招这位一等功臣进来,他的家乡安徽省政府想聘请他担任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只要他点头,就可以立马享受副厅级待遇,不仅工作清闲,还给他提供汽车和住房,在当时那个年代,这种待遇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不过丁晓兵拒绝了,他不想离开自己热爱的部队。当时军队内部知道他愿意继续留下来后,也十分高兴,让他到南京正在学院担任教学工作,或者是到机关工作,工作都比较清闲,待遇虽然比不上安徽省政府给的条件,但在当时也是相当不错的。
但是丁晓兵不想留在机关,他说:“部队需要的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不是头罩光环的偶像。”所以,他放弃了鲜花铺就的阳光大道,执意要去连队,要去基层带兵,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丁晓兵的选择让很多人都出乎意料,一是他们不明白丁晓兵为什么要放弃如此优厚的待遇,回又苦又累的基层部队,二是他们觉得少了一只胳膊的军人,怎么去基层连队带兵,以前的老团长,老师长知道后把他训斥了一顿,问他现在连枪都拿不了,连子弹都装不进去,怎么带兵?
不过丁晓兵很快证明了自己,他被分配到安徽无锡凤凰山脚下的一个连队担任指导员后,天天和战士们摸爬滚打在一起。由于独臂打不好背包迟到了十分钟,他就站在全连面前做检讨,之后他开始苦练用一只手打背包,他用手扯,用牙咬,用膝盖顶,嘴角咬出血,牙齿拽裂了,手掌也磨破了,被子和背带上都是血淋淋的,最后在短短十天内就将打背包的时间练得和普通战士一样。
不过打背包还只是一项简单的内容,他之后又学习用左手写字,投弹,射击,单手做引起向上。为了达到标准,丁晓兵白天黑夜地进行练习,仅剩下的一只手和一只胳膊练得血淋淋的,到处都是伤疤。最后到了年终军事训练考核的时候,八门课目,丁晓兵七门优秀,一门良好,战士们佩服地说道:“指导员一只手,比我们两只手都强!”
2003年,淮河突发洪水,担任团政委的丁晓兵主动请缨,率部迅速开到抗洪抢险第一线。丁晓兵和战士们一起扛沙袋,加固大堤。有一次提拔上出现一处特大管涌,丁晓兵摘掉假肢,大吼一声,纵深跳到了洪水中,长时间的浸泡,使得断臂上的伤口缝合处都出现了严重溃烂,战友们看了之后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暗暗惊叹丁晓兵的这种意志力。
从战士到将军,丁晓兵一生获得荣誉无数,但是他从来没有给自己捞过任何好处。2004年初,部队驻地自来水工程需要进行招标,一个老板拿着装有两万元现金的茶叶盒来到家里,被丁晓兵当场赶了出去,并取消了他的竞标资格。
还有一次,一个房地产公司老板找到丁晓兵,对他说可以以成本价卖给他一套160平方米的新房,但是希望丁晓兵这位一等功臣能够穿着军装去开盘仪式上亮个相,这是很多人都梦寐已久的事情,但是也被丁晓兵一口回绝了。
从军30余年,沧海桑田,整个中国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丁晓兵还是30年前那个战斗英雄,还保留着当年的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