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故事告诉你:做人,赢在放大格局,输在斤斤计较(深度好文)

2019-10-21   赚钱做生意

谋大事者,首重格局!而做人,赢在放大自己的格局,输在太过纠结地计较。每个人都拥有无限的潜力,可这潜力总是被束缚在条条框框里,放大格局,你才能将其发挥出来,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做人太过计较的人,则会被一些碎小的事物纠缠,不仅给自己的生活添堵,也会让发展的道路受阻。以下分享两个故事,看完这两个故事,我才明白:做人,赢在放大格局,输在斤斤计较。

故事一

在读南北朝的历史时,对一个人影响深刻,他就是南朝梁人张率。张率天资聪颖,12岁时就能做文章,曾担任司徒的职务。在外地做官时,他曾派仆人回老家运3000石米过来,结果,等运到是,米已经耗去了大半。张率问其原因,仆人回答说:“米被老鼠和鸟雀损耗掉了。”张率笑着说:“好大的鼠雀!”后来始终不再追究。

张率不把财产的损失放在心上,是他做人大格局的体现。那么多米,怎么可能在短时间里被鼠雀吞掉的,只能是仆人贪污,但追究起来,主仆之间关系恶化,米还能收得回来吗?米已难收回,又造成主仆关系的恶化,这不是失去的更多、更大吗?不如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

与此类似,唐朝柳公权,他家里的东西总是被奴婢们偷走。他曾经收藏了一筐银杯,虽然筐子外面的印封依然如故,可其中的杯子却不见了,那些奴婢反而说不知道。柳公权笑着说:“银杯都化成仙了。”从此不再追问。

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智者,十分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所看重的往往是自身的格局和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一个能够放大格局,宽容别人,不斤斤计较的人,不仅可以给自己赢得好的机会,而且可以避免很多灾祸。

故事二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一个18岁的姑娘叫曼莎,她当时在一家珠宝店当售货员,这个工作来之不易,她极为珍惜。这一年的平安夜,一位中年男顾客走进珠宝店。这位顾客穿得整齐干净,看上去是个文化人,但其实刚刚遭受失业的打击,正为生计而发愁。

当时,店里只有曼莎一个人,曼莎向他打招呼时,男子显得很不自然。在男子看珠宝时,电话铃响了。曼莎去接电话的时候一不小心将摆在柜台上的盒子打翻了,盒子里装着的六枚金戒指掉落在了地上。曼莎连忙去捡,可在捡回五枚金戒指后,第六枚却怎么也找不到。当曼莎抬起头时,她发现那位男子正向店门口走去,她马上意识到很可能是他拿走了那第六枚戒指。

当男顾客就要走出店门时,曼莎礼貌地叫住了他。男子转过身来,两个人相顾无言大约有一分钟。曼莎非常紧张,不知如何开口。

男子忍不住,主动问曼莎有什么事。曼莎鼓足勇气,对男子说,这是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并以朋友口吻对男子说,在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找份工作有多么不容易。

男子长久沉思后,脸上终于浮现出微笑,曼莎也平静了下来,报之以微笑,两人就像一对老朋友那样。

“是这样。但我能肯定,你一定会干好这份工作。”男子说完后,朝曼莎走过来,并把手伸向她:“我能为你祈祷吗?”

说完,紧紧地握了下曼莎的手后,缓缓地走向了门口。

曼莎目送男子的身影消失,转身走回柜台,将手中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处。

曼莎解决了一个会让她失业且会背负债务的大问题,她靠的是理解、宽容和将心比心。如果她当时惊慌失措,选择大吵大嚷或者报警,结果一定会非常糟糕,不仅是男子会有牢狱之灾,曼莎也很有可能被辞退。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两败俱伤,而聪明的曼莎以她的宽容和理解解决了这个问题。男子没有被抓,她也没有丢掉工作。

做人,对于得失斤斤计较,会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隘,而一旦放大格局,将个人利益的得失置于脑后,就能够轻松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遇事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得到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