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自微信公众号“南都娱乐”,微信号:nanduent
截至发稿,《水门桥》票房破十亿,易烊千玺参演电影票房已破百亿。
春节档影评系列《长津湖之水门桥》
说实话,相比春节前的中国A股、大年初一的男子国足,贺岁档的华语电影,可以说是相当给力了。整体质量不拉垮,且类型多元丰富,既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又能适应不同口味的观影群体,称得上是一次有水准的集体力量展示了。
枪炮、冰雪和炸药包
《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焦点中的焦点,虽然宣布档期较晚,但受到的追捧和热议却是数部贺岁档中最高的。从三位导演联手拍摄,到由徐克一人独立执导,《水门桥》的完成度较《长津湖》更为完整,叙事上更像是一部严谨的商业大片,包括镜头语言展示、节奏控制和故事冲突,也更加缜密流畅。
有人说,《水门桥》这样的战争题材,到了徐克手里,就变成了一次肆意的挥洒,他可以将某种审美运用到极致。从画面上来说,无论高空俯视北国风雪山脉、三炸水门桥的悲壮而激烈的火药场面,还是纵观全局刻画战争的宏大场面,徐克在特效的支撑下,都在朝尽善尽美的方向延展和发挥。冰雪与意志也成了片中反复渲染的核心,它们交互在银幕中出现,形成了对观众视觉和头脑的多重叠加式冲击。
相比《长津湖》的过多情感渲染和人物的情感内心挖掘,《水门桥》则更加果断,它几乎放弃了对人物感性而刻板的塑造,而是用直截了当的画面语言,去烘托个人的意志和整体的斗志。扛起炸药包接连冲向滚滚而来的坦克场面,比照《八佰》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拿起炸药跳楼式轰炸的场面,更加精简了人物情感上的烘托,这种场面在美学上当然更加凛冽而彪悍。韩东君扮演的平河不动声色地执行任务,那种场面本来可以在传统电影中得到升华式的特写,但在徐克的镜头中,他只是去完成任务而已,有生动的特写,但无累赘的煽情。甚至在观众的脑海里还会留下一丝不解,这样一位技术优良且唯一的狙击手,就这样去执行任务了?但战争之残酷,也正是在这样不断逼出的疑问中,逐渐清晰了起来。
全片最为煽情的一幕,是在最后几分钟出现的。当易烊千玺扮演的伍万里立正站直报告说,“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时,那种经过前面损伤严重的各连情况铺垫之后,到了这里的157:1的绝对惨烈,观众无法不动容。此时,你看到少年成长也好,看到惨烈之后的悲壮也好,看到坚持顽强终迎来胜利也好,在这里抵达情绪高潮是确定的。
枪炮、冰雪和炸药包,在徐克那里被统一形成了一种残酷而又锋利的独特美学,人的感情和意志也被凝结成一束信仰之光。远处就是祖国,思乡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都在道道霞光中被此处无声胜有声地表达出来了。
遗憾是徐克在超级商业大片之路上,还是偶尔会显得“单纯”,比如在展现敌军用咖啡提神取暖和我军用吃雪充饥止渴的时,这种简单粗暴的对比实在太“惯着”观众了。
主演还是个人英雄?
吴京在《水门桥》里的表演,已经将那种好莱坞式的超级英雄范式初露端倪。如果未来有吴京个人的系列英雄电影问世,一点也不让人意外。在《水门桥》中,吴京式的幽默和含蓄表演都有流露,相比以往,导演给了吴京既显得克制又相当出彩的个人发挥,他几场相当于跑酷式的冰雪中执行任务戏,让人仿佛看到了属于吴京自己的“超级英雄”影子。
吴京作为主演,还承担了串联片中各个人物关系的任务,他平衡了暴躁与冷静,他也在英勇和焦虑中做出了从容不迫的选择。在战争的局部里,斗智斗勇,还要讲究战略部署和细节上的甄别把控,吴京的主角身份不仅仅是连长,他还在承担作品主题灵魂上,做到了突出和张扬。
另外一位主演易烊千玺,虽然主演了多部口碑之作,但自身演技还是难免处于争论的漩涡中。片中易烊千玺更像是一位配角,他的绿叶属性大于需要绽放的特点。然而,完成好自己的哪怕是配角属性的任务,也并非易事,放下,进而从容,然后才能彰显。易烊千玺在《水门桥》中让人看到这种积累式的突破。仍然是片中那个最为华彩的最后一幕,易烊千玺扮演的伍万里,坚毅的表情下,顽强地说出“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他通过自己的表演,使得这样的场景令人信服和震撼。
片中没有个人英雄,但又人人都是英雄,为此影片还特意回顾了《长津湖》时段奕宏扮演的谈子为对伍万里说过的话:“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个人的荣誉变成了更宏大的国家、军人之荣耀,这是对个人英雄的升华,也是对信念的笃定坚持。而画外音是朱亚文扮演的指导员梅生,他告诉伍万里争取活下去,以及他活下去的意义,此时你知道哪有什么个人英雄或者超级幸运儿,有的只是在残酷面前的斟酌考量和对未来美好的期盼寄托。
本刊综合评分:
想和小编真人聊天,请加微信号:iamxingxingjie2,欢迎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