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身边有房子的朋友,说起买房,都有不同的历史。
二十年前买房的朋友说,“我的房子是rent to buy,不需要首付,跟原房东签好协议,每周付钱给他,就相当于还贷款。”
十几年前买房的朋友说,“那时首付5%,房子还便宜,我和妻子正常工作,也没觉得买房是件多难的事。”
十年前买房的朋友说,“我买房的时候,首付调到10%,一套普通价位的房子要付三万纽币的首付,我们手里只有一万多的积蓄,妻子和我都找了份兼职,半年后也凑齐了首付。”
七年前买房的朋友说,“我赶上了所有人都在买房的浪潮,但海外买家还可以买房,海外收入也能申请贷款,后来zf禁止海外买家投资,我觉得自己算是很幸运的了。”
五年前买房的朋友说,“我买房时正赶上房价上涨,首付也调到了20%,我和老公用两个人的积蓄加上从爸妈那借来的钱凑齐了首付,那会儿感觉挺慌的,是有了家,但家底全没了。”
相信你也有这样的感觉,过去的人想安定下来,便有一座心仪的房子在哪里等着他。
现在的人,就算是全职工作,爸妈能够赞助,自己的标准一降再降,从城南追到城北,从城东寻到城西,大多数时候还是两手空空。
买房,对于普通人,尤其是想扎根在异乡的普通人,渐渐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作为一个在三年半前才买房的人,我大概赶上了一切“坏时机”,今天想和大家分享这一路的坎坷,也想告诉你, 有些关头,必须挺住,有些机会,必须抓住。
02
出门在外,搬家的次数渐多,人情就淡泊下来,在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处分享生活的租客,总有一天会因为“买房”而分别。
在恭贺和不舍中,你知道最糟糕的感觉是什么吗,是那么多分别,没有一次是因为你。
五年前我和男友搬来陶朗加,此前我搬过10次家不止,寄人篱下时经历的麻烦和苦恼,都换成一个信念: 我一定要买房。
2015年,这里的房价还未起飞,一套城边缘的三室一厅只有二十九万九纽币,我们按着宣传册上的地址寻过去,中规中矩的二层楼,1000平方米的宽敞院子,麦当劳就在楼下,虽说邻近主街,相对吵闹,也合了心意。
那时我们手里几乎没钱,首付又从10%,提高到20%,看房纯属过眼瘾,但我手里搜来了各个公司的宣传册,每晚下了班,就伏在桌前写写算算,只要我们努力工作好好攒钱,一年后拥有自己的房子也并非不可能。
可仅仅半年的时间,小城房价飞涨,眼见二三十万纽币的房子变成四五十万,你去哪里看房,屋外都是十几双鞋,所有人都虎视眈眈地看着彼此。我站在角落里,看一些人胸有成竹地和中介讨论术语。
我所设想的踮起脚尖可以够到的普通民宅,如今也成了头顶的星星。我忽然彻底理解,“你赚钱的速度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这是多么无力的感受。
2015年末,我们做出一个决定,用极少的钱支付了一辆房车的首付,搬到上面去住, 别人眼里的“诗和远方”,是我为买房准备的一场持久战。
住房车的费用加上每周车贷,比租房便宜一些,最后还可以把房车卖掉,用来作买房基金。
2016年是我的幸运年,我的书出版了,得到一些收入,公众号也开始运转,不时接一些广告。我辞职做自由职业者,闲时看房,越来越有底气。
可当我终于准备好了的时候,海外收入又不能用来申请贷款了。手里的钱花不出去,眼见房价依旧在涨,这又是另一种无力。
我没有放弃看房,看自己能担负得起的民宅,也看自己担负不起的豪宅, 偶尔在一家人的窗户前眺望远方,多希望自己也能在每天早上看到这样的景致。
我只是一边看一边恨,恨自己总是差的那一步。
03
生活不是死水,它是有力量的。
你跟它死磕,它也在跟你死磕,看谁最先撑不下去。但再弱的人,只要时刻充满鸡血,也总能趁着一个对方歇息的契机取胜。
我在等那个机会。
2016年末,我们的房车停在朋友家后院。朋友一家突然决定卖房,我们又要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了,不禁悲从中来。
有一个午后,我们正在收拾东西,邻居来找朋友谈树的问题,他正巧不在,于是我们就聊了起来。
邻居说自己家一套房子想卖,还没有上市,因为无力还贷,害怕被银行收走,因此价格很便宜。
我们当天就去看那套房子,其实路上我已做好决定:不管怎样,买下它。
房子在城市边缘,便宜是因为它年龄和我一样大,外观陈旧,院子很小,屋内还中规中矩,屋外有一条长坡,停车和走路很不方便。但我迅速拿了主意,第二天去找贷款中介,开始研究贷款的问题。
海外收入不能再用来申请贷款,我吃了几乎所有银行的闭门羹。我对贷款中介说,“我们再试一次吧”,我把出版的书籍图片,销量截屏,以及奖杯图片都发了过去。我要是村上春树,买房还用这样?
一个月漫长的等待,贷款终于批下了,高利息。但没关系,再一个月后,合同签订,我拿到钥匙, 2017年1月25日傍晚,窗外火烧云连绵,我的一双脚,终于落地了。
04
在买房之后,我依旧保持着看房的习惯。
一是,买房过程中稀里糊涂,被人牵着走,让我意识到掌握房子知识的必要。
二是,因为房子并不完全合乎心意,冬凉夏暖,设施老旧,街区环境并不友好。
三是,我想看看别人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手里当然没钱再买房,但看一看又不花钱。
新西兰出售的房子都有房屋开放日,一般45分钟,买不起,就看看这家的房子多少钱,那家有多少人来看房,他们的花园种着什么蔬果,客厅怎么布置,甚至中介穿着什么牌子的衣服……
我哪个街区的房子都会看,从破旧的小区,到海滨豪宅,有时和中介或者旁的邻居聊聊,也吸收到很多新的讯息。
2017年后半年,我报了一个半年的房产中介班,并非为职场做打算,而是有些知识,还是要经过专业的学习,才能变成自己的,而一定有我还不知晓的渠道,会在未来派上用场。
半年的课程结束后,同学中的大多数都去做了房产中介,而我学会了怎样以卖房人的眼光去买房:什么结构的房子最牢固,哪里的房子升值最快,合同签署时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
2017年末,我成立了个小公司,代理新西兰本土品牌的公众号,自己的写作事业也进入正轨,还有部短篇小说卖了版权。
这一切收获还不够换个梦想中的房子,让这一切够的是,持续的勤俭节约、租赁空闲房间,以及自住房每一天的升值。
2019年末,我攒够一笔钱,提前申请了贷款,常年看房的习惯让我迅速选中了心仪的房子,文件上的术语也不再让我头大,从签订合同,到拿到钥匙,一气呵成。
新房也在城区边缘,靠近人烟稀少的乡村,社区环境健康向上,傍晚走在外面,不再担心醉酒的人做出什么异常的举动,我有了宽敞的厨房,不与人共有的浴室,一个小小的步入式衣橱。
我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桌,告别了车库里临时用木板垒起的写字台, 这是一张可以望见青草和花簇的书桌,有温柔的阳光照进来。
05
这五年亲自去看过的房子,不下50个,而在网站上看的,更是不计其数。像一个炒股的人,每天再忙也要打开网站看房,看得兢兢业业。
出租了第一个房子,搬进了新房后,我加入了租房群,每天观察群里租房的动向。我自然没有房子再出租了,但我想知道,哪个区的房子好租,为什么好租,租给谁比较省心……
我和做房产中介的朋友相熟,也经常从那里获取市场动向,平日继续隔三差五地去看房,别人以为我是花不光钱的大款,我笑自己“脸上还有三两颗痘痘呢,兜里半个钢镚都没有。”
但怎么说呢,就算不买房,对这些知识和讯息的了解,本身也是一种成长。
回望买房一路,自己的5年,像煎熬了别人的20年,如果你也有个买房的梦,我建议你:
1,不要浪费一秒钟想“我一辈子买不起”,要想“我总有一天买得起”。买房这个过程,心态特别重要。
2,持续了解房市动向,可以去专业学习,可以向买过房的朋友请教,也可以实地考察,就算现在买不起,也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3,开源节流,必要时需要降低生活水平。是的,我知道对女生来说特别痛苦,放弃社交,告别时尚,搬到更小的出租屋…但一个智者和我说过,“你买的每个冰淇淋,都让你远离房子一步。”
4,买房不要贪便宜,“便宜没好货”是有道理的。买房前做好一切检查和考察。地点是否便利、学区怎样、周围人的素质等,都是考量因素。
5,买房不是人生的休息站,相反它是需要你加倍努力的起点,迎接房奴的人生,做好生活更加辛苦的准备。
最后的建议,也是我最想和你分享的:
和“有些机会,必须抓住”相比,更重要的是“有些关头,必须挺住”。无论买房还是什么,请记得生活虽力大无穷,你持续死磕,它自会有让步的那一天。
留言说说你买房的那些事儿吧!
- THE END -
发送“减肥”
查收她的肥胖史与失恋故事
发送“书单”
查收她的阅读轨迹
发送“朋友圈”
查收她的朋友圈谏言
今天的文章来自很棒的作者:杨熹文。
这个姑娘奋斗的经历曾让人心疼,拿着800元和一张打工签前往异国,从一无所有到诗和远方短短只用了5年,但这5年的经历却像50年一样令她记忆深刻。(发送8,查收一份签证指南)
杨熹文
2016年亚马逊中国年度新锐作家。
因畅销书而被中央四套报道的华人作家。
已出版畅销书籍:
《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微博@杨熹文(480000+粉丝)
2012年,她是持打工度假签证出国的大学毕业生。
2013年,她是一边打三份工一边读书的新西兰留学生。
2014年,她是每周坚持跑49公里瘦掉10公斤的跑步达人。
2015年,她是《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的作者,书中的文章被明星伊能静转发分享给自己的粉丝。
2016年,她是一个住在房车上至此畅游远方的姑娘。
2017年,她对所有追梦的人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2018年,她在新西兰安了家,并开了一间民宿,在沈阳和闺蜜小千一起开了一家坐落在故宫旁以诗为题的主题民宿,她的文字梦想也仍在继续。
作为自媒体作家
她的文章还常常霸屏朋友圈
这篇去接近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被雷明老师分享给自己微博的粉丝
这篇在她自己的公众号也曾引起千万转载
她的文章常常出现在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
思想聚焦、十点读书、有书等微信公众号也常常转发
全网阅读量千万+
点击下方题目,直接阅读她的文章:
自律,就是对自己没有怜悯
我就是那个被暴力过的女生
世上有多少母女,活得像敌人一样?
我知道自己胖,不需要你再说一遍。
姑娘,即便贫穷,也要体面。
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
哪有什么太迟了,这世上多的是大器晚成的人!
点击蓝色标题,可查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