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织金县居民反映,在2023年4月13日,当地六名教师在凹河河滩捡鹅卵石时,因引子渡水电站放水,其中两名教师被冲走溺亡。
死者家人称事后得知,此前有上级领导到学校检查,发现该校幼儿园在装饰上缺少本土元素,想用鹅卵石等装扮一下,后来学校领导安排老师抽空去捡鹅卵石。
对于家属的说法,当地有关负责人在采访时予以否认,“全部系那几名教师的个人行为,是他们私自下河玩耍造成的。”
在目前调查结果未出来前,现在仍无法确定两位老师溺亡的全部前因后果,而此后发生的河北记者来此地采访时,被三名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打伤,则进一步推热了这一事件的发展。
5月30日,毕节市成立联合调查,并将打人事件的调查结果及时通报。明确指出正是当地派出所一名副所长及两名辅警打伤了记者,并决定对这三人分别拘留20日、15日及免职、开除等不同处罚;同时,还免去负有领导责任的彭某某马场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职务。
不得不说,毕节市的调查很及时,处罚也快速到位,但是,这一事件显然令人反省与沉思的东西仍很多:
首先,有人或会说,这三位派出所执法人员为了一件本与自己无太多关联的事,却走向了打记者并遭重罚的结局,是不是有点儿冤枉呢?
其实不然!作为人民警察,本应为人民的安全而严格守法、严格执法,但他们却在此时仅服务于当地政府的领导,只为了领导及当地的一己之私利益,严格限制媒体正常的监督,甚至违法打人,这种知法犯法的恶劣做法,因此受到如此处罚,一点儿也不冤,可以说是应得的报应!
那么,作为派出所的警察,事实上并不直接接受当地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人员管理与升迁方面,也不直接受制于当地镇政府,可这几位警察何以如此听命于当地镇领导呢?
这里就不得不说,在我们的基层治理体系中,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一些偏远的基层地方的治理现实场景下,一些当地的领导有着“天高皇帝远,我来称霸王”的“土皇帝心理”有关!
虽然派出所并不受当地镇政府直接的业务、人事管理,但也同样要接受其指导性领导,派出所的各项工作要得到当地镇政府的支持,才能更顺利地开展;对于派出所工作的考评,当地镇政府也有一定的话语权——相互工作上的配合、利用等关系作用下,也就形成了一定程度上利益共同体。
显然,这次调查结果尚未出来的“老师溺亡案”,会影响到当地政府的形象,影响到当地镇领导的升迁——特别是传言的“老师是为了拾鹅卵石迎接领导检查”的说法,如果为真的话,则就更会影响到镇领导了,所以,想想当地派出所警察为打伤记者的事发生,则就不意外了,而这几位警察背后的镇领导也同时被处罚,更是不言自明了其中的原因所在!
基层政府的领导,特别是一把手们,更容易出现一人说了算的“一言堂”,此时,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就容易让位于权力了,于是,所谓的“土皇帝思维”就会冒头,像这样出了事后对抗媒体监督,甚至动用本地警力为当地利益、领导个人利益服务的违法事件,也就会因此难以避免地发生了。
破解基层治理中的“土皇帝思维”,就要破除“官本位”思维和体系,不能让基层官员的考核、升迁,只跟上级领导对其的赏识有关,更要与群众的支持度、满意度相关——把基层官员的选举、升迁、评定等交给广大基层群众,并得到广泛的群众、媒体监督,则基层治理中的“土皇帝思维”,才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