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不得不集体变身“宅男宅女”。
只不过,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没过多久,很多家长先受不了了:有娃没娃宅家情况完全不一样!
虽然自己明白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真的不好,可唯有这个时候自己才能喘口气
如果能让孩子安安静静睡一会,妈妈们恨不能高歌一曲《好日子》
爸爸们也终于体会到了在家带娃的不易
宅在家留的这段时间,爸爸妈妈们可谓绞尽脑汁陪着孩子,结果他们还是精力充沛得让人头疼。
白白在家呆着“消耗”时间不说,孩子白天活动少、精力无处释放,结果晚上睡得晚,循环几天,本来已经稍有起色的规律作息就这样轻易被打破了;作息紊乱,孩子的胃口好像都变差了……
其实,就算足不出户,孩子的身体状况还是要注意!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可以在室内完成的体能小游戏,帮孩子“放电”的同时,也帮爸爸妈妈们增加点儿宅家的趣味性!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不仅能给精力个个满格的孩子们放电,让孩子睡得好、吃得好,更能够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对付新型冠状病毒这种没有特效药的“敌人”,免疫力就是最好的防护手段!
当然,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尝试的游戏也不尽相同,下面这些游戏是按年龄划分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自行选择哦~
小编建议:
宅在家里容易松懈,好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这么几天可能就全都打回原形了!
说好了动画片只看两集,结果越看越上瘾,吃饭都不专心了;说好了玩完游戏就午睡,结果就在孩子“再来一次”的撒娇中妥协了……
NO!
宅在家时不注意,将来上学全是泪!
早上起床、中午吃饭、出门上学、晚上写作业及睡觉处处拖延,世界再美好,遇到这样的孩子,那个父母不暴躁?
说起来,现在这个时间正是让孩子开始学习时间管理的好机会!
具体要怎么做呢?
多跟给孩子说准确的时间点
比如,说好游戏只玩30分钟,那么家长可以准确的告诉孩子目标时间点,比如手机上显示的9:30分是什么样子的,到这个时候就得结束;
再比如,孩子开始看动画片,可以准确告诉孩子,只看3集,并且明确什么是3集(3次片尾曲等)。
制定时间表
时间表再常见不过了!
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好,固定起床、吃饭、上床睡觉的时间,最好还能设置奖励方法。
比如连续3天按时起床,就奖励多看一集动画片等。
当然,也要设置惩罚措施,比如减少看动画的次数,减少玩游戏的次数等。
大一点儿的孩子,家长还可以设置学习的时间。
别催促、别唠叨
家长的催促容易破坏孩子建立自己的时间感觉,而且催促、唠叨也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越催越不想听。
其实,家长除了提示孩子,比如“还有2分钟就要结束了”等,还需要坚定执行。
很多家长习惯一边唠叨孩子“不听话”“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但没有实际的举措,孩子将家长的话当做耳旁风,当然制定的时间表也就没了作用。
善用闹钟
刚开始执行时间表的时候,可以用闹钟来做提示。
比如规定玩游戏半小时后休息,而半小时后时间为16:30,那么家长可以设定相应的闹钟时间,铃声响起就要结束了。
教会孩子使用闹钟,让孩子对“铃声响起”敏感,确认铃声是一件事情的开端或结尾,对树立孩子的时间意识很有帮助。
增加时间的仪式感
父母要多花心思为生活增添乐趣,比如睡前一定要洗澡刷牙讲故事;饭前摆桌子,全家一起说“开始吃饭啦”等等~
时间管理并非“天生技能”,而是要从小培养。
教育学家有过研究,通常学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学习时间最长的,但他们都具有高效管理时间的能力。
教会孩子利用时间、管理时间,不仅是让家长省心,最重要的能让孩子更高效的走好人生每一步。
没有闲置的时间,只有荒废的时光。
足不出户的时间,我们不妨放下手机,放开电脑,放下焦虑,在与孩子“高浓度”相处的时间里,引导孩子增强抵抗力,帮孩子完成能力培养,难道不是更有意义吗?